當代大學生審美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22:32
本文關鍵詞:當代大學生審美觀研究
【摘要】:人類從原始懵懂狀態(tài)發(fā)展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都極大豐富的今天,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美的事物、美的文化。“美”作為一種事物的外在表現(xiàn),客觀地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對于什么是美,如何在實踐中審視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等,則是當代大學生應當給予高度重視且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當代大學生作為建設祖國的后備軍,樹立健康的、正確的審美觀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現(xiàn)代生活中,在“美”這個維度上卻存在著諸多問題,美日漸變得絕對、普遍,缺乏個性的豐富,缺少差異性,美的豐富內涵被削弱,社會上各種良莠不齊的“美”沖擊著大學校園,沖擊著大學生的審美意識,也讓美失去了其真實的意義,這些都是值得大學生重視與探討的問題。 本文就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從大學生日常衣、食、住、行中所癡迷的一些現(xiàn)象入手,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審美觀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增強大學生審美意識出發(fā),詳細論述了什么是美,大學生如何在實踐中審視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等。通過對社會審美時尚的重新審視,特別是對當代時尚女生時裝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與水平,懷著正確的態(tài)度、進步的審美觀點和良好的心境進行審美活動。接下來通過開展審美教育與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大學生審美觀形成和發(fā)展的文化與時尚氛圍,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境界和人生境界,使大學生的心靈越來越得到充實豐富,精神境界得到更高層次的升華,通過大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造實踐實現(xiàn)真、善、美的完美結合。我們既要具有美的外在表現(xiàn),又要重視美得內在精神,努力達到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統(tǒng)一,使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正確的審美觀。
【關鍵詞】:大學生 審美觀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6-7
- 引言7-8
- 一、導論8-16
- (一) 研究背景和意義8-10
- 1. 研究背景和意義8-9
- 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9-10
- (二) 相關概念界定10-15
- 1. 美10-12
- 2. 審美12-14
- 3. 審美觀14
- 4. 大學生審美觀14-15
- (三) 理論基礎15
- (四) 研究方法15-16
- (五) 創(chuàng)新與特色16
- 二、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審美觀的作用及意義16-18
- (一) 大學生正確審美觀及其內涵16-17
- 1. 大學生審美觀的本質16-17
- 2. 大學生審美觀的特點17
- 3. 大學生審美觀的作用17
- (二) 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審美觀的重要性17-18
- 三、大學生審美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18-24
- (一) 大學生審美觀的現(xiàn)狀18-19
- (二) 大學生審美觀存在的問題19-22
- 1. 僅關注感官刺激美,忽視事物深層次之美19-20
- 2. 僅追求外表時尚美,忽略品德修養(yǎng)之美20
- 3. 以盲目攀比為美,缺少獨立思考之美20-21
- 4. 以另類獨特為美,缺少文化積淀之美21-22
- (三) 造成大學生審美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2-24
- 1. 大學生自身因素影響22
- 2. 學校影響22-23
- 3. 社會影響23-24
- 四、解決當代大學生審美觀問題的對策24-35
- (一) 關注自身發(fā)展,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和精神境界24-26
- 1. 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豐富審美知識24
- 2. 提升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明確審美標準24-25
- 3. 提升大學生精神境界,保證審美高度25-26
- (二) 開展針對教育,倡導全面、高雅、健康的審美觀26-30
- 1. 明辨是非美丑,倡導全面的審美觀26
- 2. 營造藝術氛圍,倡導高雅的審美觀26-28
- 3. 完善教育體制,倡導健康的審美觀28-30
- (三) 加強引導,形成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xiàn)美、尊重美的正能量30-33
- 1. 提高知識層次,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30-31
- 2. 提升教育水平,開拓大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視眼31
- 3. 規(guī)范大眾傳媒,提升大學生尊重美的觀念31-33
- (四) 以人為本,營造散發(fā)美、傳播美、創(chuàng)造美的校園環(huán)境33-35
- 1. 尊師重教,配套藝術設施,讓校園處處散發(fā)美33
- 2. 言傳身教,做好表率,讓教師成為傳播美的使者33-34
- 3. 塑造大學精神,創(chuàng)建健康文化,讓大學成為創(chuàng)造美的圣地34-35
- 五、結語35-37
- 參考文獻37-39
- Abstract39-41
- 致謝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友峰;;實踐理性:康德美學的超驗之維[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戴兆國;原本與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理論體系與教學體系關系辨正[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范輝;;音樂作品德性修養(yǎng)價值的實踐探索[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5期
4 胡建,張曼琴;西方消費主義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李喬生;;流行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及對策[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7年10期
6 林彬;鄭蘇淮;韓曉云;秦紅梅;陳敏;;當代青年審美傾向調查及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7 陳亞民;;論美在自由中生成[J];理論學刊;2006年01期
8 姜艷秋;;80后大學生審美取向探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9 楊偉才;;大學生審美心理問題及其調適[J];龍巖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徐蓓春;審美文化的超功利走向闡釋[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02期
,本文編號:7683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6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