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改革
本文關鍵詞:深化高?萍既瞬旁u價機制改革
更多相關文章: 人才評價機制 高校科技 人才政策 身份障礙 制度優(yōu)勢 同行評價 科技人才 多元化評價 專家評價 第三方評價
【摘要】: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擇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脫穎而出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yōu)勢,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增強人才政策開放度,廣泛吸引境外優(yōu)秀人才回國或來華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這些要求中"擇"的過程、成才的"通道"、"優(yōu)秀"的判斷,都是人才評價的問題?梢钥闯,人才的評價已經成為人才制度設計的核心問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政辦公室;
【關鍵詞】: 人才評價機制;高?萍;人才政策;身份障礙;制度優(yōu)勢;同行評價;科技人才;多元化評價;專家評價;第三方評價;
【分類號】:G649.2
【正文快照】: ◆李軍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擇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脫穎而出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yōu)勢,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增強人才政策開放度,廣泛吸引境外優(yōu)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森;美國大學的人才評價[J];中國人才;2002年11期
2 齊麗麗;司曉悅;;對我國同行評議專家遴選制度的建議[J];科技成果縱橫;2008年05期
3 郭新艷;;科技人才成長規(guī)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4 劉濤,陳省平,羅軼;大科學研究的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01期
5 李思宏;羅瑾璉;田瑞雪;;科技人才評價與選拔體系構建思路[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1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陶迎春;;小科學與大科學關系研究綜述[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S1期
2 劉小強;王鋒;;關于60年來我國專業(yè)制度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謝海波;;我國同行評議制度有效性的反思[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劉丹;;國內同行評議專家?guī)煅芯烤C述[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5 汪文新;范明;盧祖洵;;新醫(yī)改背景下衛(wèi)生技術人員崗位等級設置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年27期
6 史科蕾;曹軍杰;;淺析科技項目查重方法的研究與現狀[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13期
7 李淑慧;沙淑清;;美國大學人事特點研究及啟示[J];中國地質教育;2006年02期
8 朱鄭州;蘇渭珍;王亞沙;;我國科技人才評價的問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5期
9 沈春光;;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成長規(guī)律與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04期
10 蘭天;;民爆行業(yè)專家遴選與評估模式[J];煤礦爆破;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朱勇國;熊心悅;;人才測評技術在引智管理中應用的探索[A];新時期引智實踐與理論創(chuàng)新[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曹素璋;基于組織與知識雙重平衡的中藥制藥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組合戰(zhàn)略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田起宏;文化、教育、經濟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3 宋永剛;自我發(fā)展:高校學術人員管理的新視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山鳴峰;人本與效率[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孫春玲;醫(yī)學科技專業(yè)技術人才評價管理與分配激勵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周光中;基于D-S證據理論的科學基金立項評估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路璐;企業(yè)創(chuàng)新型科技人才成長環(huán)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王磊;山西省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價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3 高琢玉;基于多目標決策的專家遴選算法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劉釗;中國內地券商人才流動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5 廖福生;“兩彈一星”工程中的組織傳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6 鄭淑潔;TH研究院科技人才考評體系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7 牛斌;青年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D];西北大學;2011年
8 余金鳳;安徽省編織工業(yè)設計院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蘇佰輝;吉林大學退休高級知識分子人才資源開發(fā)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沈潤;科技人力資源開發(fā)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路萍,吳斌;層次分析法在高等院?萍荚u價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孟步瀛,魏挹湘,趙奇勝;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項目成果評價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3 鄧斌;高?萍柬椖抗芾淼目冃гu估[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0年05期
4 易經章,胡振華;科技人才測評指標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李光紅;楊晨;;高層次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年04期
6 肖昂,譚賢楚;大科學項目的組織分析[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04年01期
7 喻承久,張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分析[J];空軍雷達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8 王松梅,成良斌;我國科技人才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與管理;2005年06期
9 李思宏;羅瑾璉;張波;;科技人才評價維度與方法進展[J];科學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10 李捷,莫昕瑋,陳勁;中國高技術人才素質能力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蕭鳴政;;人才評價機制問題探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馬衍光;陳莉莉;;基于知識管理的人才評價機制研究[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10期
3 黃曉征;;構建科學的高校人才評價機制的策略[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7年03期
4 任政;;淺析胡錦濤的人才評價機制思想[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0年07期
5 譚文波;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J];學習導報;1999年02期
6 楊根喬;;論人才評價機制的新突破[J];黨政干部文摘;2004年04期
7 李世文,韋欽云;努力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山東省人事考試巡禮[J];中國考試;2005年01期
8 婁偉;;中國人才評價機制的尷尬[J];軟件工程師;2007年08期
9 張其貴;;農村實用人才評價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田園;譚春萍;;淺談新疆人才評價機制構建[J];經濟研究導刊;2013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韓立收;;人才評價機制芻議[A];海南省“人才發(fā)展與榮辱觀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辛東;;建立和完善農村實用人才評價機制的探索與思考[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3 蔡謀;;建立人才評價機制 完善人才發(fā)展體系[A];亞洲人才戰(zhàn)略與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戰(zhàn)略論壇文庫[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幼敏;文科人才評價機制亟待改變[N];光明日報;2013年
2 記者 劉佳麗邋實習生 劉旭紅;北京大學人才評價機制調研組來我市調研[N];定西日報;2008年
3 記者 吳宏林;寧夏立法建立能力加業(yè)績型人才評價機制[N];華興時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胡亮;應建立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的人才評價機制[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5 儒林 慧慧;積極創(chuàng)新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助推企業(yè)發(fā)展[N];濟寧日報;2009年
6 郭紅芳;建立以能力和業(yè)績?yōu)閷虻娜瞬旁u價機制[N];人民代表報;2005年
7 市人事局 余天元;發(fā)揮人才評價機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N];宜昌日報;2005年
8 蔣團云;踐行科學發(fā)展觀 創(chuàng)新人才評價機制[N];欽州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魯小彬 實習記者 耿鑫;構建綜合性人才評價機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記者 江海生 通訊員 袁君興;人行武漢分行創(chuàng)新中級專業(yè)人才評價機制[N];金融時報;2006年
,本文編號:579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7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