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我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教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1 01:43
  近年來國內各服裝設計院校加大了對民族服飾文化的教學研究,新的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教學中。把我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發(fā)掘、整理和轉化到學校的服裝設計教學中,是繼承發(fā)展民族服飾文化的重要一環(huán)。 

【文章來源】:輕紡工業(yè)與技術. 2020,49(10)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我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教學研究


蒙古族服飾非遺走進課堂

那達慕,服飾,大會,內蒙古


研究生教學已不同于本科教學,導師必須幫助他們逐漸掌握開展自我研究、自我學習的方法,田野調查是最好的調研學習方法。開展民族服飾文化課外教學活動,參與各類民俗文化田野調查是民族服飾文化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學校所處內蒙古地區(qū),地域中有著豐富的蒙古族服飾素材,非常便于學生開展田野調研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或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深入博物院、展覽館、蒙古族服飾設計公司、非遺傳承人工作室等地區(qū)開展調研;還可以積極參與蒙古族各種民俗節(jié)日如祭敖包、那達慕大會(如圖3)等活動。在這些場合和節(jié)日中,蒙古族群眾都會身著蒙古族盛裝載歌載舞,這是學生調研蒙古族服飾的最好機會,也便于和蒙古族群眾進行調研訪談,了解他們服飾的廓形結構、制作工藝、紋飾特點等內容,這要比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更加直接,更容易深刻理解。在田野調查中將蒙古族服飾各種館藏品測量數據與田野考察所得信息進行比較、印證研究,對知識進行系統、專業(yè)的分類,這是民族服飾文化知識體系研究的最好途徑。

民族服飾,博物館


如圖1所示,就是直接把課堂放在了民族服飾博物館中,教師在講解中,學生可以近距離直觀地了解服裝的廓形、結構、工藝、色彩圖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最直接地融入教學內容,也便于學生與不同的學者進行溝通交流,開拓思維,多方位、多角度地參與研究內容,從中攝取養(yǎng)料,豐富自己的學習。圖2 蒙古族服飾非遺走進課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的研究型教學模式初探[J]. 李海兵.  湖北美術學院學報. 2019(01)
[2]《湖湘?zhèn)鹘y民族服飾》課程開發(fā)及教學方法探析[J]. 劉亞平.  山東紡織經濟. 2017(07)
[3]服裝專業(yè)教學與地方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融合——以重慶地區(qū)為例[J]. 王雪筠.  紡織服裝教育. 2017(03)
[4]中國民族服飾教學中對民族文化及審美心理的再審視[J]. 孫曉芳.  大眾文藝. 2012(12)



本文編號:34170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170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a71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