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1-08-01 22:44
  人本主義心理學產(chǎn)生于二十世紀中葉,它是以正常人為研究對象,以人本主義為基礎和價值標準,把人的潛能、價值、創(chuàng)造力和自我實現(xiàn)作為研究內容,形成了一種提倡自由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以發(fā)展學生的自我潛能和價值為目標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理念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并在西方公民教育的具體運用中取得了積極成效。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標,這和人本主義心理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相同之處。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理念引入當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選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觀現(xiàn)實的必然要求。這種結合是在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全人格,發(fā)揮他們主體性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不僅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獨立意識,加快了學生的社會化進程。本文最后指出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在具體運用時必須同我國的...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問題提出和選題的意義
    二、本課題的相關背景及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及其發(fā)展
    一、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chǎn)生背景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第二章 人本主義心理學教育思想及其在西方公民教育中的運用
    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思想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思想在國外公民教育中的運用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必然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人文關懷的內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可以滿足學生精神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完善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可以引導終極關懷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現(xiàn)實依據(j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措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三、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大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
    五、注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六、科學看待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的主要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 朱樹玉,張革華.  前沿. 2006(10)
[2]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當代教育的啟示[J]. 高麗,楊峰玉.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3]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安姝.  前沿. 2006(02)
[4]基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J]. 方秋香.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5(10)
[5]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制約因素及提升途徑[J]. 戴樹根.  理論月刊. 2005(07)
[6]2004年德育研究熱點與前沿問題綜述[J]. 余茉莉.  思想·理論·教育. 2005(09)
[7]主體性原則:學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一種解讀[J]. 曹清燕.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05(01)
[8]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的哲學絕唱[J]. 高崖.  理論探討. 2005(02)
[9]論新環(huán)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陳曉鋼,周朝元.  涪陵師范學院學報. 2005(01)
[10]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大學理念的沖突與融合[J]. 劉寶存.  學術界. 2005(01)



本文編號:33163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163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7d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