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籍教師課程角色個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00:04
教師與課程是學校教育過程中的兩個基本要素,兩者構成了學校教育研究的主要對象。教師,作為學校教育過程的重要構成要素,必定在課程事件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因此教師課程角色一直是教育理論界和實踐界所關注的熱點問題。高校外籍教師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新事物,而且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成為高等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所以,對于這一特殊教師群體的關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筆者試圖從課堂層面對高校外籍教師所扮演的課程角色展開實然性研究,以期達到為高校外籍教師課程角色的應然性研究提供事實依據和理論前提的目的。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質的研究方法,質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本文選取了桂林市S高校外語系某個班級作為研究現場,研究對象是負責該系8個班級英語口語課程教學的一名美籍教師Lily。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正式進入研究現場,通過現場觀察、訪談和實物收集等方式收集資料。隨著研究的深入進行,論文的主題不斷凸顯,論文框架結構逐漸清晰,...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論文的緣起
二、研究方法的選擇
三、對研究對象的說明
四、 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第二部分 教師課程角色的理論探尋
一、 教師課程角色的早期話語
(一) 杜威:教師在課程中的作用
(二) 拉格:教師規(guī)劃課程
(三)“丹佛計劃”與“八年研究”:教師參與課程編制與開發(fā)
二、 教師課程角色的近期論述
(一) 塔巴:教師作為課程變革的代理人
(二) 施瓦布:教師作為課程實踐的主體
(三) 斯坦豪斯:教師作為研究者
(四) 康奈利和本 彼瑞茲:教師在課程開發(fā)中的角色
(五) 里德:在不同視角下的教師課程角色
(六) 格倫迪:教師作為課程編制者
(七) 米勒:教師作為課程創(chuàng)造者
三、 教師課程角色的現代詮釋
四、 教師課程角色理論的思考
第三部分 美籍教師 Lily 課程角色描述
一、 從 Lily 課程實踐透視課程角色
(一) 課程開發(fā)者
(二) 課程實施者
(三) 學生學習評價者
二、 從訪談透視Lily的課程角色
(一) 研究者對 Lily 的訪談
(二) 研究者對學生的訪談
(三) 研究者在訪談后的思考
三、在 Lily 課程實踐中的影響因素
(一) Lily的自身因素
(二) 外在因素
第四部分 高校外籍教師課程角色實現途徑思考
一、外籍教師課程角色的自我塑造
(一) 規(guī)范的課程開發(fā)者
(二) 出色的課程實施者
(三) 公正的學生評價者
二、外籍教師課程角色實現的外部保障
(一) 學校應為外籍教師教學提供資源保障
(二) 學校應為外籍教師教學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部分 總 語
注 釋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研究生期間科研情況
后 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師話語、課堂角色與語言學習[J]. 陳勤.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2]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 周星,周韻.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01)
[3]大學教師社會角色論[J]. 周宗誠.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5)
[4]理解與對話——從哲學解釋學出發(fā)看教師與課程的關系[J]. 姜勇,鄭三元. 全球教育展望. 2001(07)
[5]教師課堂角色類型研究[J]. 吳康寧,程曉樵,吳永軍,劉云杉. 教育研究與實驗. 1994(04)
本文編號:2953911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論文的緣起
二、研究方法的選擇
三、對研究對象的說明
四、 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第二部分 教師課程角色的理論探尋
一、 教師課程角色的早期話語
(一) 杜威:教師在課程中的作用
(二) 拉格:教師規(guī)劃課程
(三)“丹佛計劃”與“八年研究”:教師參與課程編制與開發(fā)
二、 教師課程角色的近期論述
(一) 塔巴:教師作為課程變革的代理人
(二) 施瓦布:教師作為課程實踐的主體
(三) 斯坦豪斯:教師作為研究者
(四) 康奈利和本 彼瑞茲:教師在課程開發(fā)中的角色
(五) 里德:在不同視角下的教師課程角色
(六) 格倫迪:教師作為課程編制者
(七) 米勒:教師作為課程創(chuàng)造者
三、 教師課程角色的現代詮釋
四、 教師課程角色理論的思考
第三部分 美籍教師 Lily 課程角色描述
一、 從 Lily 課程實踐透視課程角色
(一) 課程開發(fā)者
(二) 課程實施者
(三) 學生學習評價者
二、 從訪談透視Lily的課程角色
(一) 研究者對 Lily 的訪談
(二) 研究者對學生的訪談
(三) 研究者在訪談后的思考
三、在 Lily 課程實踐中的影響因素
(一) Lily的自身因素
(二) 外在因素
第四部分 高校外籍教師課程角色實現途徑思考
一、外籍教師課程角色的自我塑造
(一) 規(guī)范的課程開發(fā)者
(二) 出色的課程實施者
(三) 公正的學生評價者
二、外籍教師課程角色實現的外部保障
(一) 學校應為外籍教師教學提供資源保障
(二) 學校應為外籍教師教學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部分 總 語
注 釋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研究生期間科研情況
后 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師話語、課堂角色與語言學習[J]. 陳勤.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2]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 周星,周韻.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01)
[3]大學教師社會角色論[J]. 周宗誠.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5)
[4]理解與對話——從哲學解釋學出發(fā)看教師與課程的關系[J]. 姜勇,鄭三元. 全球教育展望. 2001(07)
[5]教師課堂角色類型研究[J]. 吳康寧,程曉樵,吳永軍,劉云杉. 教育研究與實驗. 1994(04)
本文編號:2953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5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