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主義—主觀主義連續(xù)統(tǒng)觀點下的教師教育范式:理論基礎與結構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0-12-30 17:19
自197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的教師教育研究與實踐出現(xiàn)了一種話語上的轉向,反思、實踐、對話、經驗、建構、校本、合作……已成為教師教育中的流行用語,這種話語上的轉向有著深刻的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基礎,同時也要求教師教育在目標設定、組織管理和課程教學等方面進行結構性調整。這種轉向實際是國際教師教育范式的轉移。不同的教師教育范式基于不同的理論基礎,對教師教育持有不同的觀點和主張,也衍生出不同的教師教育實際。對于教師教育范式的探討,能夠為我們把握特定時空中多樣、流變的教師教育形態(tài)背后的深層假設提供一個分析框架,并使我們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國際教師教育發(fā)展的輪廓和態(tài)勢。以往的學者們對于教師教育范式的研究,多采用類型學的觀點,本文則建立了一個客觀主義——主觀主義連續(xù)統(tǒng)的分析框架,將客觀主義教師教育范式與主觀主義教師教育范式作為范式連續(xù)統(tǒng)的兩端,并分別論述其理論基礎與結構特征。引言部分對本文的寫作目的、重要概念以及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說明。正文的寫作共分為六章,前三章論述兩種教師教育范式各自的理論基礎,后三章論述兩種教師教育范式的結構特征。第一章論述兩種教師教育范式的哲學基礎。以實證主義為主體的客觀主義哲學和...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0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1新學習與舊學習的分歧習習
圖 4-2-3:有效資料來源:PEDAGOGY MATTERS: Standardhttp://www.cal.org/crede/pubs/research/RR42、“專業(yè)實踐組成要素”(Components夏洛特.丹尼爾森(Danielson,C.)(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要素”(Components of Professional Prac域(domain),22 個組成部分(component)有“不合格”、“基本合格”、“熟練”和“優(yōu)操作層次為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提供了一個方領域顯示自己的才能。表 4-2-1 是夏洛特.表 4-2-1:丹尼爾森領域) 領域之一:計劃與準備1a:掌握教學內容與方法1b:了解學生 Demonstrat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論基礎的探討[J]. 盧乃桂,鐘亞妮. 教育研究. 2007(03)
[2]專業(yè)共同體:教師發(fā)展的組織基礎[J]. 周成海,衣慶泳. 教育科學. 2007(01)
[3]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再概念化[J]. 趙明仁. 教師教育研究. 2006(04)
[4]日本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以東京學藝大學為例[J]. 胡國勇.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6)
[5]論組織理論的新范式[J]. 羅珉. 科研管理. 2006(02)
[6]基于提高知識員工組織嵌入度的實踐社群研究[J]. 駱靜,廖建橋. 科研管理. 2006(02)
[7]關于“思想”的若干問題:一種社會學分析[J]. 吳康寧.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5(23)
[8]技術理性與反思性實踐:美國兩種教師教育觀之比較[J]. 周鈞. 教師教育研究. 2005(06)
[9]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組織:教師協(xié)作學習共同體[J]. 徐麗華,吳文勝. 教師教育研究. 2005(05)
[10]論教師個人教育觀念與社會倡導教育理論的關系[J]. 易凌云,龐麗娟.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5(15)
博士論文
[1]教師信念:學校教育中的“幽靈”[D]. 謝翌.東北師范大學 2006
[2]建構主義視野下的教師素質及其培養(yǎng)研究[D]. 張奎明.華東師范大學 2005
[3]教師研究的反思與再探究[D]. 岳欣云.華東師范大學 2005
[4]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研究[D]. 劉清華.西南師范大學 2004
[5]教師成長研究[D]. 趙昌木.西北師范大學 2003
[6]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D]. 高慎英.華東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專業(yè)化背景下的教師實踐知識研究[D]. 何曉芳.東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48010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0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1新學習與舊學習的分歧習習
圖 4-2-3:有效資料來源:PEDAGOGY MATTERS: Standardhttp://www.cal.org/crede/pubs/research/RR42、“專業(yè)實踐組成要素”(Components夏洛特.丹尼爾森(Danielson,C.)(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要素”(Components of Professional Prac域(domain),22 個組成部分(component)有“不合格”、“基本合格”、“熟練”和“優(yōu)操作層次為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提供了一個方領域顯示自己的才能。表 4-2-1 是夏洛特.表 4-2-1:丹尼爾森領域) 領域之一:計劃與準備1a:掌握教學內容與方法1b:了解學生 Demonstrat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論基礎的探討[J]. 盧乃桂,鐘亞妮. 教育研究. 2007(03)
[2]專業(yè)共同體:教師發(fā)展的組織基礎[J]. 周成海,衣慶泳. 教育科學. 2007(01)
[3]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再概念化[J]. 趙明仁. 教師教育研究. 2006(04)
[4]日本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以東京學藝大學為例[J]. 胡國勇.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6)
[5]論組織理論的新范式[J]. 羅珉. 科研管理. 2006(02)
[6]基于提高知識員工組織嵌入度的實踐社群研究[J]. 駱靜,廖建橋. 科研管理. 2006(02)
[7]關于“思想”的若干問題:一種社會學分析[J]. 吳康寧.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5(23)
[8]技術理性與反思性實踐:美國兩種教師教育觀之比較[J]. 周鈞. 教師教育研究. 2005(06)
[9]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組織:教師協(xié)作學習共同體[J]. 徐麗華,吳文勝. 教師教育研究. 2005(05)
[10]論教師個人教育觀念與社會倡導教育理論的關系[J]. 易凌云,龐麗娟.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5(15)
博士論文
[1]教師信念:學校教育中的“幽靈”[D]. 謝翌.東北師范大學 2006
[2]建構主義視野下的教師素質及其培養(yǎng)研究[D]. 張奎明.華東師范大學 2005
[3]教師研究的反思與再探究[D]. 岳欣云.華東師范大學 2005
[4]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研究[D]. 劉清華.西南師范大學 2004
[5]教師成長研究[D]. 趙昌木.西北師范大學 2003
[6]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D]. 高慎英.華東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專業(yè)化背景下的教師實踐知識研究[D]. 何曉芳.東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480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4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