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中國畫課程設置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12:59
中國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標志與主要表現(xiàn)形式,高等師范教育是傳承和普及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高師中國畫課程的價值體現(xiàn)為傳承中國畫文化精髓,培養(yǎng)“文之藝”的中國畫文化人與文化人的中國畫,普及全民族高尚的審美理想。然而,在一百年來的高師美術教育中,中國畫課程的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重要性在日益消解。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高師中國畫課程成為“技術性”學科?為何始終缺少探討高師中國畫課程的文化本性,以及它對于塑造完美人格的價值?在美術學科實利性目標的追求下,中國畫課程一度成為西方實用技術課程的附庸,一直游離于高師美術課程體系的邊緣,前景堪憂。本論文通過歷史回溯,比較與分析國內(nèi)三所高等師范院校中國畫課程設置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qū)的經(jīng)驗,找到問題的存在:教學模式和培養(yǎng)目標偏離了師資培養(yǎng)的軌道,是中國畫教學出現(xiàn)困境的重要原因;課程內(nèi)容安排不合理,重技輕理,是高師中國畫課程設置的具體表現(xiàn);課程結構的線性邏輯呈現(xiàn)繭化的趨勢,是中國畫課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對高師中國畫課程價值認識不足,是阻礙中國畫課程發(fā)展的根源。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高師中國畫課程應將師范生“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作為終極目標、將學科經(jīng)典性知識技能...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課題的緣起與研究目的
(二)、關于高師中國畫課程
(三)、研究內(nèi)容設計
(四)、研究方法
一 散落的明珠—高師中國畫課程的價值
(一) “經(jīng)典”傳承的歷史使命
(二) “文之藝”的繪畫觀
(三) “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二 歷史的影子—高師中國畫課程的回顧
(一) 高師美術課程的確立
(二) 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發(fā)展
1、兩江師范學堂的中國畫課程
2、民國時期高師美術課程狀況
3、新中國高師中國畫課程發(fā)展
三 在仿徨中前行—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現(xiàn)狀分析
(一) 高師中國畫課程的實然狀態(tài)
1、大陸高師院校中國畫課程比較
2、港臺地區(qū)高師院校中國畫課程分析
3、小結
(二) 課程實踐走向中異化的歸因
1、培養(yǎng)目標的偏離
2、課程內(nèi)容重技輕理
3、線性的課程結構
4、歷史與社會的影響
四 尋求超越之路—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生態(tài)性建構
(一) 當代美術課程發(fā)展趨勢
1、生態(tài)性課程觀
2、相關范例研究
(二) 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生態(tài)性建構
1、課程的目標確立
2、目標體系下的課程內(nèi)容選擇
3、以課題為核心的內(nèi)容整合
4、建構開放的課程結構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兩江師范學堂圖畫手工選科課程表
附錄二:各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yè)課程計劃
附錄三:高師中國畫課程設置問卷
致謝
研究生在學期間個人科研成果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西蘭的國家藝術課程標準[J]. 胡知凡. 中國美術教育. 2002(03)
[2]“文之藝”與“畫之術”——兼談文化的“全球化”[J]. 河清. 美術觀察. 2002(04)
[3]我國高師現(xiàn)行課程體系的缺陷[J]. 楊曉宏. 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4]臺灣小學美術教師培養(yǎng)方式給我們的啟示[J]. 胡知凡. 中國美術教育. 2000(01)
[5]普通高中綜合課程的開發(fā)與思考[J]. 惲昭世,王潔. 課程.教材.教法. 1999(04)
博士論文
[1]學校制度下中國美術教育的起源與早期發(fā)展[D]. 崔衛(wèi).南京師范大學 2005
[2]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研究[D]. 鄔烈炎.南京藝術學院 2001
碩士論文
[1]高等師范院校美術教師教育課程研究[D]. 李英梅.華東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29868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課題的緣起與研究目的
(二)、關于高師中國畫課程
(三)、研究內(nèi)容設計
(四)、研究方法
一 散落的明珠—高師中國畫課程的價值
(一) “經(jīng)典”傳承的歷史使命
(二) “文之藝”的繪畫觀
(三) “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二 歷史的影子—高師中國畫課程的回顧
(一) 高師美術課程的確立
(二) 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發(fā)展
1、兩江師范學堂的中國畫課程
2、民國時期高師美術課程狀況
3、新中國高師中國畫課程發(fā)展
三 在仿徨中前行—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現(xiàn)狀分析
(一) 高師中國畫課程的實然狀態(tài)
1、大陸高師院校中國畫課程比較
2、港臺地區(qū)高師院校中國畫課程分析
3、小結
(二) 課程實踐走向中異化的歸因
1、培養(yǎng)目標的偏離
2、課程內(nèi)容重技輕理
3、線性的課程結構
4、歷史與社會的影響
四 尋求超越之路—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生態(tài)性建構
(一) 當代美術課程發(fā)展趨勢
1、生態(tài)性課程觀
2、相關范例研究
(二) 高師中國畫課程的生態(tài)性建構
1、課程的目標確立
2、目標體系下的課程內(nèi)容選擇
3、以課題為核心的內(nèi)容整合
4、建構開放的課程結構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兩江師范學堂圖畫手工選科課程表
附錄二:各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yè)課程計劃
附錄三:高師中國畫課程設置問卷
致謝
研究生在學期間個人科研成果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西蘭的國家藝術課程標準[J]. 胡知凡. 中國美術教育. 2002(03)
[2]“文之藝”與“畫之術”——兼談文化的“全球化”[J]. 河清. 美術觀察. 2002(04)
[3]我國高師現(xiàn)行課程體系的缺陷[J]. 楊曉宏. 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4]臺灣小學美術教師培養(yǎng)方式給我們的啟示[J]. 胡知凡. 中國美術教育. 2000(01)
[5]普通高中綜合課程的開發(fā)與思考[J]. 惲昭世,王潔. 課程.教材.教法. 1999(04)
博士論文
[1]學校制度下中國美術教育的起源與早期發(fā)展[D]. 崔衛(wèi).南京師范大學 2005
[2]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研究[D]. 鄔烈炎.南京藝術學院 2001
碩士論文
[1]高等師范院校美術教師教育課程研究[D]. 李英梅.華東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29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298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