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6 20:04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尺度。隨著21世紀的到來,以科技實力為主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培育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綜合國力已經(jīng)成為一項重大的課題。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是為社會主義培養(yǎng)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校學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是時代發(fā)展提出的要求。近幾年教育界對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問題十分關注,大家普遍關注到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義、培育的內(nèi)容、方法、途徑等,但在具體的研究中,對于高校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不夠,尤其是對當前大學生民族精神思想認識現(xiàn)狀的關注不夠。本課題研究希望引起教育理論界對此問題的重視,并以發(fā)展的眼光不斷提高探索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提高民族精神培育的針對性、有效性,使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思想認識保持健康的發(fā)展方向。 本文以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為指導,主要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歷史和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高校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論、大學生的思想認識現(xiàn)狀、若干理論問題等進行了比較全面具體的研究。本文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論問題。本文以對民族精神的涵義分析為依托,以中外學者、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和黨的三代領導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思想理論作為理論借鑒和理論指導,并分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功能,闡明了高校學生民族精神培育中應把握的理論問題。這是本文的研究基礎。 第二部分,分析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思想認識狀況。關于大學生民族精神思想認識的現(xiàn)實狀況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目前基本沒有全面而且具有說服力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這是本選題的研究難點。研究過程中筆者采用了問卷調(diào)查法,對武漢大學本研學生做了一次民族精神思想認識狀況調(diào)查,并在此基礎上對大學生民族精神思想認識的特點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對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思想認識狀況有可一個基本客觀的認識和把握。 第三部分,探討高校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若干對策。這是本文研究的歸宿。在此問題中筆者主要研究了培育民族精神應堅持的原則、應突出的重要內(nèi)容、應采取的方法和應通過的有效途徑。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G641
本文編號:2782898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舒志定;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現(xiàn)代政治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2期
2 孫喜亭;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學教育的重要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李兵;淺談學習江澤民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J];教育探索;2001年01期
4 趙守運,馬杰;黨的十六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貢獻[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2782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828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