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25 17:38
【摘要】: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的實行會出現許多問題,但筆者認為,以人為本,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即發(fā)揮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各個主體作用,積極向上地參與并提高各自的分擔能力是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順利實行的保證。 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選題的緣由、意義、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成本,首先通過學習多位學者對其論述后對高等教育成本概念作出了界定,高等教育的成本是指使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務而耗費的資源的價值,它包括以貨幣支出的教育資源價值,也包括因資源用于高等教育所造成的價值損失,前者為高等教育的實支成本,后者為高等教育的機會成本。之后對高等教育的成本進行了分類即財務成本,機會成本;并針對我國尚未實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下提出了三種計量方法:統(tǒng)計調查法、會計核算法、會計調整法;第三部分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擔,首先對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內涵進行了分析并定義,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是指高等教育成本完全或幾乎完全由政府負擔轉向至少部分由學生及家長負擔,除此之外,學校、社會、企業(yè)也是高教成本的分擔者。之后提供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理論依據,確定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原則,論述了構建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意義;第四部分是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現狀分析,這部分首先提出了我國高等教育實行成本分擔的客觀必然性和現實可能性,之后對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從政府、個人、社會、企業(yè)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實行的對策和建議,從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各個主體入手,分別對各自的權力責任,能力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人為本,發(fā)揮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各個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向上的作用,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的順利實行和健康發(fā)展的新思路,這也是本文創(chuàng)新的關鍵所在。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647.5
本文編號:2770148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647.5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萌;教育公平視角下高等教育成本補償機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江林;我國高校教育成本分擔與補償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3 趙福芹;我國高等教育研究主題變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董世華;我國企業(yè)分擔高等教育成本問題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
5 李躍;高等教育個人成本分擔現狀及對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6 周韻婕;基于作業(yè)成本法的大學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70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7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