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辦普通高校教師流動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3 16:49
【摘要】: 人才流動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反映和客觀要求,高校教師作為社會人才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流動具有客觀必然性。我國高校教師流動的合理與否,關系到高校教師隊伍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進而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對高校教師流動進行科學管理是各高校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 本文首先對“高校教師流動”及“合理流動”進行了界定,闡述了論文的研究意義、現(xiàn)狀、思路和方法。接著以國際人才流動理論和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fā)理論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詳細描述了我國高校教師流動的現(xiàn)狀,探尋出我國高校教師流動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存在問題的原因。通過對國內外高校教師流動情況的比較,總結出高校教師流動的經驗與啟示。 高校教師流動應是一個開放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高校教師流入,高校教師的培養(yǎng)與穩(wěn)定和高校教師流出三個環(huán)節(jié)。在論文最后一章,首先建立了高校教師流動模型,接著嘗試構建高校教師合理流動的機制。創(chuàng)建高校教師合理流動的外部環(huán)境是前提,主要包括轉變教師流動觀念,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革人才流動政策,建立教師流動市場,制定人才流動法規(guī)五個方面;高校教師流入管理,主要著眼于科學預測和調查,拓寬流入教師來源渠道,避免“近親繁殖”,加大西部地區(qū)流入教師的傾斜力度三個方面;優(yōu)化高校教師發(fā)展的學校環(huán)境,建立與健全各種穩(wěn)定機制,加強高校教師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培養(yǎng)與穩(wěn)定高校教師的有效措施;控制“反向”流出和推動“正向”流出是高校教師流出管理的關鍵。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647.2
本文編號:2662246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G647.2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邱珍珍;邱文華;;關于數(shù)字電路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慧英;我國高校教師流動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董建偉;教師流動背景下新疆高校教師勞動契約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2 白維維;美國高校教師的流動機制[D];河北大學;2011年
3 郭文琴;中東部地區(qū)城鄉(xiāng)教師流動機制比較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4 章雷;我國高校教師退出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徐婷婷;農村中小學教師流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吳義敏;我國地方高校教師流失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7 滕曉;城鄉(xiāng)教師流動機制的實施現(xiàn)狀及對策構建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陳園;高校教師退出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622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