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道德選擇能力培養(yǎng)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佳木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洪萍;高度重視良心在大學生道德行為管理中的作用[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2 楊玉春;試論大學生道德社會化過程中的環(huán)境問題和對策[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3 吳昌珍;儒家道德主體性意識對當代大學生道德學習的影響[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4 楊偉芳;;論虛擬道德情境的德育功能[J];新西部;2010年01期
5 顧華寧;李莉;杜春華;謝大欣;;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大學生道德能力的建設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05期
6 歐陽永忠;;道德心理和諧: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指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年11期
7 姚文英;大學生道德自律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謝大欣;杜春華;顧華寧;;試論大學生道德能力系統(tǒng)的主要內(nèi)容[J];理論月刊;2008年08期
9 紀建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舉行年會[J];中國高教研究;1986年04期
10 祁小梅;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大學生道德教育[J];中國冶金教育;199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巖靜;;文化傳統(tǒng)與道德選擇[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2 張金山;;論大學生群體道德引導機制的構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6年
3 戴桂欽;;淺論如何加強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4 楊峻嶺;;道德恥感的科學內(nèi)涵[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內(nèi)蒙古傳美教育課題組;張巖靜;;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報告[A];中國德育的重大改革: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十年報告[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6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內(nèi)蒙古課題組;張巖靜;;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報告[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7 陳洪濤;;網(wǎng)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道德品質影響的實證分析[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8 程龍梅;;構筑德育對話課堂:增強學生德育主體性的有效途徑[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9 苗王芳;;重視德育主體,提高德育效能[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抓好“兩支隊伍” 堅持“三位一體” 把社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實處[A];全國基層關工委工作工作會議材料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業(yè)禎;提高道德選擇能力的思考[N];江西日報;2002年
2 劉文菁;在實踐中增強大學生道德選擇能力[N];光明日報;2007年
3 陸士楨;培養(yǎng)道德選擇能力[N];人民日報;2005年
4 張巍;提高心理素質 注重觀念教學[N];中國改革報;2003年
5 安徽銅陵學院 劉星期;此激情非彼激情[N];中國教育報;2006年
6 何冬梅;由“課桌文化”看到的[N];光明日報;2003年
7 徐云鵬;對校園食堂浪費僅說“不”有啥用[N];長春日報;2006年
8 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鄧暉;樹立新觀念 開拓新道路[N];中國貿(mào)易報;2008年
9 吳啟迪(作者為同濟大學校長);教育是國家騰飛的發(fā)動機[N];文匯報;2003年
10 龔青軒 顧生庚;團市委推出“四大行動”[N];常州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耀臻;論大學生道德選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武敬杰;當代大學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冉玉霞;學校教育中的懲罰與學生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先軍;論學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揚[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萬峰;網(wǎng)絡文化對大學生倫理道德影響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萬時樂;個體道德能力的消解與反消解[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敏;新媒體視閾中的大學生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李金鑫;道德能力的道德哲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馬建國;道德外化與高校外化德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琳;大學生道德選擇教育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弛;大學生道德選擇的矛盾與困惑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胡海霞;價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道德選擇能力培養(yǎng)探微[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吉玉嬌;宗教倫理與信教大學生道德行為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趙軍;大學生道德學習實施策略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王強;大學生道德接受的理論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7 尹寒;大學生道德認知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尹寒;大學生道德認知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祝輝;大學生道德責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10 張巖;當代我國大學生道德責任教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445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4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