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州立大學成功的經(jīng)驗及對我國地方性大學的啟示
[Abstract]:State University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e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e government is the external factor of the success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the concept of service is the core of the success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the pursuit of academic excellence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he success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flexible debugging is the strategy of the success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i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satisfying the social needs and serving the local areas is the first step of development;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academic research is the permanent pursuit of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good coopera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 is the external guarantee of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64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宏芬;池仁勇;;高校擴招后專業(yè)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的結構矛盾分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年07期
2 夏小華;;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強化教育教學改革[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年09期
3 陳明;;服務理念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7年31期
4 易先清;劉俊先;羅雪山;;面向高校理工科學生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8年03期
5 葉志筑;蔡國慶;;大學生就業(yè)難的社會維度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萬俊紅;成云;;大學教育價值取向與大學生職業(yè)素質教育[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01期
7 郝桂榮;;大學生能力素質的社會需求[J];全國商情(經(jīng)濟理論研究);2009年04期
8 孟繁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對接機制的思考[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9 李琦;羅偉生;毛庭枝;謝恒;;適應社會需求,改革創(chuàng)新招生就業(yè)工作[J];華夏醫(yī)學;2009年06期
10 肖韜;;以學生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輔導服務模式的研究[J];青春歲月;2010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單中惠;;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陳縈;史秋衡;;從經(jīng)費結構的變化看美國公立高校的民營化——以密歇根大學為案例[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林杰;;杰斐遜與美國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美國公立大學科研創(chuàng)新的特征與啟示[A];第三屆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科教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5 秦均平;趙慶;;城市化背景下的被動富欲青年社會需求問題研究(論文提要)——以杭州市江干區(qū)農轉居社區(qū)為例[A];中國社會學會2010年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魏貽通;;美國私立高等教育歷史分期新說[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張冉;;大學“章程”辨析:基于大學治理的分析[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8 王冀生;;深刻轉變中的我國高等教育[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9 龔放;;高等教育多樣化與質量觀的重構[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10 王吉芳;;外籍教師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中的作用[A];北京高校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輯)[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紐約州立大學 做大更要做專[N];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2 記者 李保榮 實習生 羅威;白銀市與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備忘錄[N];甘肅日報;2006年
3 陳志武 大學教授;為什么公立大學錢少,,卻花重金搞體育?[N];南方周末;2011年
4 本報記者 李成林;州政府與清華大學簽訂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協(xié)議[N];楚雄日報(漢);2006年
5 本報記者 劉雅瓊;倒逼高校改革 對接社會需求[N];中國財經(jīng)報;2010年
6 翁青;制定完善政策措施 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就業(yè)[N];甘孜日報(漢文);2011年
7 ;布法羅大學:中美教育領域合作的奠基人[N];國際商報;2007年
8 賈玉亭 林夏芬;社會需求與個人志趣相結合[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記者 尹曉華邋實習生 鄧果;川大與美國共建孔子學院[N];四川日報;2007年
10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夏志強;專業(yè)設置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N];四川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徐廣宇;論現(xiàn)代大學的文化使命[D];南開大學;2009年
2 楊紅霞;營利性高等學校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房欲飛;美國高校大學生領導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應密;中國大學學術職業(yè)制度變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李雪飛;美國研究型大學競爭力發(fā)展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潘康明;美國遠程高等教育質量認證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馮倬琳;研究型大學校長職業(y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徐高明;社會需求視域中的大學課程變革[D];南京大學;2011年
9 曹洪軍;普通高校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專業(yè)結構性矛盾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瑞;美國早期州立大學簡論(獨立戰(zhàn)爭前后至1910年)[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瑩;美國州立大學總校管理體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3 王芳;美國州立大學社會服務功能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4 白逸仙;社會需求導向的工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呂國圓;美國州立大學董事會制度運行機制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6 付志榮;論20世紀下半葉美國州政府與大學關系的變革[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馬崇剛;從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guī)劃看我國高校分類定位問題[D];西北大學;2008年
8 李生琦;文科研究生職業(yè)期望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杜蕾;教育學專業(yè)本科人才供給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霞;論社會需求變化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12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1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