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與民國時期河南大學的發(fā)展
[Abstract]:Feng Yuxiang is an important figure to remember in the century-long development of Henan University. In 1922,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Feng Yuxiang, Henan's preparatory school for studying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 upgraded to Zhongzhou University in Henan Province. In 1927, with the support of Feng Yuxiang, Henan Sun Yat-sen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enan Sun Yat-sen University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of Henan University, and to some extent has made Henan University occupy the forefro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單位】: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
【基金】:南陽師范學院高層次人才專項資助項目“民國時期地方高校與地方社會互動發(fā)展研究——以河南大學與河南社會發(fā)展關系為中心”(ZX2012005)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649.29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乾;;民國時期省立安徽大學的院系設置與發(fā)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陳長河;馮玉祥與護國之役[J];安徽史學;2003年02期
3 陳長河;;馮玉祥在陸軍檢閱使任內[J];安徽史學;2006年02期
4 孫德玉;;吳汝綸赴日考察對中國近代教育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劉海軍;;國民政府戰(zhàn)時公費教育制的創(chuàng)立及其成效[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6 朱成甲;;李大釗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滿”特征[J];北京黨史;2009年06期
7 張桂興;試論老舍與基督教文化的情緣[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8 張桂興;老舍主編及參與編輯的刊物考[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9 李均;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1期
10 林輝鋒;;南京國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爭——以馬敘倫的經歷為線索的考察[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楊千菊;;羅振玉對《癸卯學制》的貢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何生根;;吳汝綸與清末學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楊天平;;“中體西用”的思想與清末的教育宗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楊建華;;中國教育期刊與近代學制嬗變——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楊千菊;;羅振玉對《癸卯學制》的貢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管弦;;國民黨統治時期高校分布的演變及原因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金以林;;汪精衛(wèi)與國民黨的派系糾葛——以寧粵對峙為中心的考察[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桂珍;國民革命軍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南開大學;2010年
2 王運明;1928-1937年山東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黃曉通;近代東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學;2011年
4 房保俊;國家高等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徐斯雄;民國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楊文海;壬戌學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何建國;領袖著作與意識形態(tài):孫中山著作的出版與傳播研究(1919—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瑛;民國時期大學農業(yè)推廣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陸胤;近代學術的體制內進路[D];北京大學;2011年
10 喻永慶;《中華教育界》與民國時期教育改革[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小雷;近代以來中國學前教育向外國學習的歷史與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小樹;國民軍入甘及社會影響[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3 鄭存毅;林白水與中國白話文運動[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雙鈺;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學歷史教科書編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文;碰撞與融合[D];河南大學;2011年
6 暢東云;武秀之教授及其“三結合”聲樂教育教學方法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李偉奇;河南省高校網球文化的傳播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宋小清;中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小學個性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王景玄;蔣維喬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孫亮;吳佩孚與蘇聯(1925-1927)[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秉德;;河南大學搬遷記[J];縱橫;1996年02期
2 ;民國時期的部分大學校長[J];民國春秋;1998年04期
3 楊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典藏民國時期留學生資料簡介[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劉清華;民國時期高校招生考試與學校教育的關系[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5期
5 張均兵;;試論民國時期中國大學校訓[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3期
6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簡介[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7 張建修;;一張照片見證兩校友誼[J];蘭臺世界;2009年19期
8 李冰;;高校開始進入微博時代——以河南大學新浪網官方微博為例[J];新聞世界;2011年02期
9 關愛和;;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 以合作求突破——河南大學與“兩院”合作辦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10 ;河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J];光盤技術;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別必亮;;民國時期我國高校校歌探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宋海燕;;民國鄉(xiāng)村書院的演變——對廬陵兩本書院志的解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陳寧寧;;發(fā)掘校史資源,開展育人活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4 李協京;;中國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5 莫志斌;王向文;;略論近代湖南的師范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陳媛;;我國大學教師角色地位的歷史演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郭瑞杰;;藝術類大學生成就動機與職業(yè)決策風格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高博;趙俊峰;;碩士研究生壓力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陳金圣;;高等教育史視角下的大學“行政化”問題探析*[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黃宏強;趙國祥;;高校學生干部領導能力結構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高傳偉 通訊員 孟紅梅 張衛(wèi)東 劉永青;河南大學有個預防聯絡點[N];檢察日報;2006年
2 記者 王娟;河南大學被列為省部共建高校[N];開封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劉先琴;做好這門大學問[N];光明日報;2001年
4 記者 喬地 通訊員 宋華秋;河南組建新的鄭州大學河南大學[N];科技日報;2000年
5 河南大學黨委書記 張秉義;搶抓歷史機遇 加快學校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5年
6 豫 組;在希望的田野上[N];中國人事報;2006年
7 記者 劉先琴 通訊員 袁瑞請;河南大學學生培養(yǎng)�!傲俊北!百|”[N];光明日報;2006年
8 王娟;河南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走出新路[N];開封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陳強 通訊員 尚杰;貧困縣活躍一批“財神教授”[N];中國教育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劉先琴邋通訊員 時瑞剛;河南大學:教學改革“盤活”整盤棋[N];光明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兵;民國時期職業(yè)指導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徐斯雄;民國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王向文;民國時期湖南師范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艷玲;民國時期中國職業(yè)指導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瑛;民國時期大學農業(yè)推廣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陳功江;校訓:大學個性化之彰顯[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崔恒秀;民國教育部與大學關系之研究(1912-1937)[D];蘇州大學;2008年
8 孔春輝;以師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9 鄧小林;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教師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黑建敏;地方本科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霞;齊魯大學的校園文化研究(1928—1937)[D];山東大學;2006年
2 李青棲;民國時期遼寧地區(qū)高等教育述論-(1912.01.01-1931.09.18)[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勾小群;民國時期高等師范院校課程改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娟;民國政府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于萍;民國時期留英教育對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彭慧麗;民國時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研究(1912-1949)[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歐斌;民國時期私立高等教育與當代民辦高等教育政策比較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8 常德海;基于Skyline的虛擬校園建設理論與方法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9 劉莎莎;信息化環(huán)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建構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10 韓斌;民國時期大學入學數學考試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781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7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