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類型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university teachers: self-initiative, peer collaboration, university planning and social policy adjustment. Through self-activ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teachers plan the goals and measur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dependentl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mutual cooperation. In addition, American universities incorpora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to their strategic planning to guide their development. The social sector also regulat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rough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hese four type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university teachers.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64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惠芝;美國大學教師培訓培養(yǎng)的經(jīng)驗與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2 江新華;徐馳野;;如何防止大學生學術論文中的剽竊行為——美國大學教師防剽竊的基本策略及其啟示[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王秋海;;Publish or Perish[J];英語沙龍;1999年09期
4 趙婷婷;鄧彤;苗苗;;美國大學與企業(yè)的科研聯(lián)系模式對教師科研自由的影響[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汪桓;;美國大學教師教育觀照[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11期
6 蔣云爾;;美國大學師資隊伍建設的啟示[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7 郭峰;;美國大學教師聘任制的實施及其啟示[J];高教探索;2007年04期
8 林杰;;美國大學的學術休假制度[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9 孫偉;;知識邏輯視野下的大學教師管理[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柳海民;;近五年美國高校教師若干問題的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乃桂;;追求卓越、制度建設與大學教師的工作生活(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對策與發(fā)展”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杜屏;李琳琳;;大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調(diào)查[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潘欣;;大學教師職業(yè)壓力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張騰;;西歐中世紀大學教師的角色及啟示[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劉兆吉;;大學教師的威信及師生關系[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6 陳媛;;我國大學教師角色地位的歷史演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焉華;王樹京;孫艷;;大學教師師德教育觀[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8 楊慧敏;七十三;;大學生對教師角色期望的調(diào)查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張治中;;掌握信息技術是21世紀大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劉靜;;美國教師教育的歷史研究評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0)——外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復旦大學經(jīng)濟學院公共經(jīng)濟學系教授、系主任 蔡江南;現(xiàn)在如何教書育人[N];解放日報;2009年
2 徐敏;一心教書是“毀滅自己”?[N];解放日報;2011年
3 王彬彬;大學教師講課好壞不被看重[N];南方周末;2008年
4 武潔;大學教師理應主動參與學生就業(yè)工作[N];貴州日報;2009年
5 郭京霞;武漢一大學教師一審敗訴[N];人民法院報;2003年
6 程桂香 (湖北 職員);從美國高考看“分數(shù)第一落選”[N];華夏時報;2007年
7 甘勃 江道輝 (本報記者 甘勃);科學商店“量身”打造社區(qū)科普服務[N];大眾科技報;2009年
8 南京大學 顧肅;大學教師面臨精力問題和質(zhì)量問題[N];社會科學報;2006年
9 湖南文理學院 魏飴;美國大學訪問記[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通訊員 陳勝偉 本報記者 朱振岳;“談戀愛”講座緣何在高校受熱捧[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立;美國大學教師發(fā)展研究:歷史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吳振利;美國大學教師教學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潘奇;西方大學教師國際流動研究:1100-1970[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宛;美國大學教師知識分子向度的歷史考察(二戰(zhàn)后~1990年代)[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陳金鳳;當代大學教師學術人格探論[D];西南大學;2010年
6 薛紹聰;大學主體間文化的缺失與構(gòu)建[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區(qū)柏權;傳媒人轉(zhuǎn)型大學教師的社會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夏敏;我國大學知識創(chuàng)造能力的評價與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吳洪富;大學場域變遷中的教學與科研關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鄭文全;大學的本質(zhì)[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玉美;美國大學教師學術專業(yè)發(fā)展(1945-1970)[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楊麗麗;美國著名大學教師聘任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陳琛;美國大學終身教職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章坤;大學教師教育素養(yǎng)及其養(yǎng)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陽春;大學教師教學知識的形成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6 蔣福玲;大學教師和諧管理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7 李海燕;大學教師科研評價目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8 羅婷;大學教師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zhí)K;大學教師社會角色百年回顧[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譚雋華;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制度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766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7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