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德育目標整體性的理解與思考
[Abstract]: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goal of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goal and the process, the goal and the law, the goal and the identification, we should think about the goal of the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as a whole. This wholeness is embodied in the dual dimensions of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and it is confirmed by history and logic in the practical nature of mor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rough the holistic theoretical vis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people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n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大學德育整體性研究”(項目編號:08JC710003)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文君;杜學元;;從羌族民俗文化透視羌族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2 趙秀花;;鄧小平的發(fā)展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3 王魯寧;張金保;陳文玲;;關于青少年學校道德教育銜接問題的方法論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4 何麗;劉管平;巫叢;;海外對華城市史研究綜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5 于忠龍;陳乃新;;論競爭法只調整競爭關系[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6 孫晉;;產融結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論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7 謝青松;;《物權法》的倫理審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8 周德海;;論馬克思經濟學的價值概念體系[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包仕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王浩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聯(lián)動型動力機制的精神實質[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王濤;皮明建;高鵬;;農用地價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9年卷(下冊)[C];2009年
4 李楊;;具體性的追尋——讀馬爾庫塞《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5 馬爾庫塞;李楊;;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6 邱國良;鄭延恒;;論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民主溝通[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會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論的研究視角[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彭希義;;少數(shù)民族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問題研究——基于貴陽花溪區(qū)彝族農民工群體的調查[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劉琳;;馬克思政治倫理思想三題論略[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的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蘇勇;解構批評:形態(tài)與價值[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余正琨;論科學發(fā)展觀對三大規(guī)律認識的豐富與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8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曉玲;以農地為依托構建農村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q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胡孝忠;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李靜;大學生大愛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郭云英;統(tǒng)籌城鄉(xiāng)視域中的農村城鎮(zhèn)化問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7 蘇煥菊;我國農村養(yǎng)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吳迪;試論情境型試卷——高考語文試卷的實用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宋浩;民族性與比較科學哲學[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崔雅男;和諧社會視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標構建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裴蕾;談談德育過程中的情感作用[J];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1999年04期
2 劉志華;;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達成的思考與探索[J];貴州教育;2006年15期
3 簡蓓;;談中職校德育學科教學與德育目標的結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年01期
4 章學文;;論職業(yè)院校外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8年08期
5 邵長祿;;淺談對新時期學校德育教育的認識[J];學理論;2008年13期
6 程建坤;;理想化、功利化、虛無化——道德教育的現(xiàn)代病[J];思想理論教育;2010年20期
7 郭毅飛;丹建廣;;建國以來我國高校德育目標文獻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05期
8 金緒澤;試論校園文化在德育目標實現(xiàn)過程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學;1999年09期
9 肖鳴政;從企業(yè)人力資源的需要看學校德育目標的建構[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10 張春文;龍躍進;;傳統(tǒng)美德育新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半月);200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衛(wèi)東;;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目標分層管理的嘗試與實踐[A];中國職教學會德育教育工作委員會德育教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周建華;;淺談學科教學中的育人滲透[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3 劉肖岑;姜藶娟;;德育功利性的泛化和德育美學觀的樹立[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祝居龍;;淺談語文教學中德育目標的范圍和實施方法[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高鳳弟;;學校德育呼喚“主體性道德素質”[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雷和艷;;新時期德育面臨的幾個問題[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都燕敏;;新課程理念下的德育校本管理創(chuàng)新[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8 謝貽祥;;中小教育工作地困境和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9 李星福;;提高德育實效 著力抓好“小、近、實”[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宋汝新;;弘揚傳統(tǒng)美德 推進素質教育[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彥祥 廣東省深圳市觀瀾中心小學校長;讓德育目標離學生更近[N];中國教育報;2011年
2 山風;以科研推動教育、學校和學生的科學發(fā)展[N];中國教師報;2010年
3 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凌瑞初;德育的魅力和魅力的德育[N];無錫日報;2007年
4 大連市第四十八中學校長 胡ei敏;我們該怎樣尊重和理解生命[N];大連日報;2009年
5 周徐行;富門寒教 教之有方[N];中國教育報;2006年
6 重慶市涪陵第十四中學 代保民;課堂德育:找到德育回家的路[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白潔;以德為首 功德無量[N];鄂爾多斯日報;2006年
8 前旗教育局 供稿;鑄就希望的基石[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7年
9 本報通訊員 余先忠;為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N];三峽日報;2009年
10 錢忠友;學校德育“婆婆”不宜過多[N];中國教育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志軍;德育管理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洋;生命視域下的傳統(tǒng)道德與高校德育變革[D];西南大學;2009年
3 史寧;復雜思維視野下的高校德育系統(tǒ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4 許瑞芳;社會變革中的中國高校德育轉型研究(1978-2005)[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張曉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德育政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陳中建;高校德育系統(tǒng)工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周曉波;中美德育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蔡麗華;網絡德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韓莉;當代俄羅斯德育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春梅;理想人格培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陸軍;中等職校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黎瑋;公德利群 私德修身[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甄一捷;我國高校德育目標的時代審視與價值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蕊;現(xiàn)代性語境下我國高校德育目標的思考[D];云南財經大學;2011年
6 曹曉紅;從“成圣”到“成人”[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崔雅男;和諧社會視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標構建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白揚;中美高校德育目標及實施途徑比較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郭健美;構建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質量——中學德育目標的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潔;美育對德育目標實現(xiàn)的作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714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7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