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我國高校人文傳統(tǒng)教育
[Abstract]:Humanistic tradition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radica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core of modern humanistic education. It concerns a country, whether or no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has sufficient stamina to compete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Whether there is any root in the colli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whether it can provide beneficial cultural value resources to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humanistic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t the level of concept and method. To get out of these misunderstanding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teaching system with humanistic traditional education as its core, a community of humanistic values between various parts of its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a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traditional educ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夏駿;高等教育與軟國力的提升——兼論大學人文傳統(tǒng)的重塑[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志亮;論抽象表現(xiàn)主義繪畫折射的時代精神[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2 王金龍;生活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審美經(jīng)驗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3 周小儀;從形式回到歷史——關于文學研究方法論的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4 王斌;運動直覺的理論建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5 王志剛,王昌民;辦學思想在高校形成辦學特色中的關鍵作用——高校辦學特色系列研究之三[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陳景春;試論審美體驗的傳播[J];編輯之友;2005年01期
7 魏長增,張品;工業(yè)設計與產(chǎn)品語義學[J];包裝工程;2003年02期
8 丁黎光,丁璐,曾柳霞;包裝設計中融入快樂情感[J];包裝工程;2005年03期
9 楊君順;李璐;;產(chǎn)品設計中PAP評價體系的構建[J];包裝工程;2005年06期
10 劉勝志;朱鐘炎;;產(chǎn)品語義學和產(chǎn)品設計[J];包裝工程;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建舜;;云岡石窟雙窟造像的審美文化研究——模式、分解與對稱、互補[A];2005年云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C];2005年
2 侯鳳仙;葉宛茵;;淺議我國品牌成衣的色彩策劃[A];當代亞洲色彩應用:第四屆亞洲色彩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孫迎;;清水出芙蓉——淺析亞洲美白形象的流行[A];當代亞洲色彩應用:第四屆亞洲色彩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米寶山;;漢字在紙品包裝中的應用[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雪峰;高等教育的資本運營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2 王斌;手球運動情境中直覺決策的實驗研究與運動直覺理論的初步建構[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3 戚業(yè)國;民間高等教育投資的跨學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孫澤厚;高等教育發(fā)展進程中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韓映雄;高等教育質(zhì)量精細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樊秀娣;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基本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姜英;網(wǎng)絡文學的價值[D];四川大學;2003年
8 孫立群;農(nóng)村教育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關系的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9 許龍;錢鍾書詩學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10 解海江;漢語編碼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遲景明;現(xiàn)代大學的社會職能及其整合[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2 岳友熙;人類精神的諾亞方舟[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史亞杰;日本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因素分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桑愛友;論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5 郭麗君;多校區(qū)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李瓊;教育技術的變遷與高等教育大眾化[D];湘潭大學;2002年
7 舒波;符號思維與建筑設計[D];重慶大學;2002年
8 劉恬;歐美發(fā)達國家大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姚麗萍;從受眾選擇角度對電視新聞編輯的考察[D];暨南大學;2003年
10 郭瓊;家具展覽會展示設計初探[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莊西真;為了完美的人格——蔡元培與洪堡德教育思想的比較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本文編號:21745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7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