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大學生是如何學習的:學習投入的視角

發(fā)布時間:2018-06-29 22:46

  本文選題:大學生 + 學習投入。 參考:《高教探索》2012年06期


【摘要】:近年來在我國社會和教育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話語中,對大學生究竟是如何學習的這個核心問題討論的很少。學習投入是反映大學生學習內在過程和外在特征的重要概念。調查發(fā)現,大學生學習投入并不理想。學業(yè)挑戰(zhàn)性處于中等程度,尤其如分析、綜合、判斷和應用等高層次思維水平的投入更顯不足;大學生不論課內還是課外的學習主動性很弱,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被忽視;師生互動非常缺乏;需要加強學生專業(yè)實踐與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改革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采用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考和探索能力為主的研討式教學方式是我國高等教育亟待加強的地方。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 the discour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s society and educational circles, there is little discussion on the core issue of how college students learn. Learning investmen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that reflects the internal process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vestment is not ideal. The academic challenge is in the middle degree, especially the input of the high level thinking level, such as analysis, synthesis, judgment and applicat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is very weak, whether in class or after clas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quiry ability is neglec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very short;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adoption of deliberative teaching method, which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exploring ability, is an urgent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教師教育機構數據庫建設研究”(項目批準號10JJD880004)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64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啟樹,陳修梅;博爾諾夫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余凱;當代哲學背景中的大學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劉寶存;何謂大學——西方大學概念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馮建軍;生命發(fā)展的非連續(xù)性及其教育——兼論博爾諾夫的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眭依凡;大學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3期

6 王雪峰,高暢;論孔子教育思想的主體性精神[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4期

7 薛曉陽;教育的超越本質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8 張?zhí)鞂?試論教育對話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9 張翼星;;試論當今大學的通識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3期

10 盛冰;社會資本對當代教育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萬力維;;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礙創(chuàng)造[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2 唐瀅;;素質教育視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論高考內容改革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素質立意的演進[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3 關仲和;柴鴻斌;楊興林;;試論高等學校的以學生為本[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4 張東輝;;心靈狀態(tài)最重要——談目前大學教育的弊端[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8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曹樹真;“引導”中“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超良;類精神:當代教育的應然追求[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朝云;高中物理課堂四段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朱利霞;我國中小學教學方法的反思與重建[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林松訪;中小學創(chuàng)新型教師及其成長若干問題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民強;重建中學生寫作動機系統[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6 何雪蓮;大學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張君輝;當代中國大學精神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等菊;道德教育:生態(tài)學視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論證[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殷小平;高等醫(y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10 伍香平;論體驗及其價值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德昌;鐘麗娜;;關于當前大學生學習狀況的探究[J];旅游縱覽(行業(yè)版);2011年06期

2 張兆文;陳清波;;新媒體視域中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年03期

3 陳瑞;;大學生學習倦怠與時間管理傾向的相關研究[J];文教資料;2011年19期

4 黃少波;;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培養(yǎng)探討[J];學術論壇;2011年05期

5 沈森宏;;大學生功利性學習研析[J];中國-東盟博覽;2011年04期

6 孫瑞權;;提高大學生專業(yè)學習動力的個案研究報告[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7期

7 歐嘉文;李江濱;紀賢嚴;;高校大學生學習倦怠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8 牛麗鳳;;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的調查與研究[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汪明春;張麗霞;;大學生學習倦怠的表現及干預對策[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10 祝賀;;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2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阮慧;;激發(fā)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探討[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蔣新強;陳伯仲;;大學生學習心理、行為調查及對策研究[A];廣西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廣西高教研究》創(chuàng)刊十周年(1985-1995)論文選集[C];1996年

3 白潔;;淺析網絡文化下的大學生思想教育[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文化強省戰(zhàn)略與科技支撐論壇文集[C];2008年

4 杜智敏;王秀平;馬喜亭;張春先;傅鈺;隋仲坤;;北京市大學生學情調查報告[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周貴卯;;試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和諧校園建設[A];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體系研究[C];2009年

6 廖冉;;量力而學——談大學生學習規(guī)劃[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張大生;王功玲;;論學導式創(chuàng)新模式在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培訓中的應用[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肖靚莎;彭希林;;淺析后現代主義教育理論對大學生學習力的啟示[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9 劉瑞s,

本文編號:20836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36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b5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