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素質教育論文 >

大學課程:什么知識最有價值——兼與王一軍、解飛厚、吳杏潔商榷

發(fā)布時間:2018-05-20 04:43

  本文選題:大學課程 + 高深學問; 參考:《江蘇高教》2012年02期


【摘要】:高等教育從精英進入大眾化時代,大學課程不可因強調個人知識的重要性而否認公共知識的價值,不可因強調高深學問而否認通識知識、實用知識。大學課程一方面應從結構上把握公共知識的內在構成,實現大學知識教學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要從定位上與其辦學類型相一致,滿足多層次多規(guī)格人才培養(yǎng)的知識需求。
[Abstract]:In the era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to popular,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should not deny the value of public knowledge because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knowledge, nor deny gener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by emphasizing advanced knowledge. On the one hand,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should grasp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ublic knowledge from the structure, realize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university knowledge teach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ype of running a school from the orientation, and meet the knowledge demand of multi-level and multi-specification talents training.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國際視域下實踐導向的教師培訓研究”(項目編號:BFA090081)
【分類號】:G6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一軍;;大學課程:發(fā)展學生“個人知識”的必要與可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解飛厚;吳杏潔;;大學課程:高深學問與個人知識辨析——兼與王一軍先生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迪;;波蘭尼的“個人知識”及其對當今的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7期

2 朱紅;李文利;左祖晶;;我國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現狀及其影響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劉獻君;;高等學校個性化教育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4 王一軍;;大學課程:發(fā)展學生“個人知識”的必要與可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何衛(wèi)平;;關于“Seminar”方式的意義——兼談德國大學文科教學中解釋學與辯證法的傳統(tǒng)[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李白鶴;;波蘭尼默會認識思想探析[J];江漢論壇;2006年09期

7 謝作栩;馬丁·特羅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述評[J];現代大學教育;2001年05期

8 曹海艷;羅堯成;孫躍東;;知識生產模式轉型與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9 郁振華;克服客觀主義——波蘭尼的個體知識論[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圣炳;我國大學課程的價值選擇[J];江蘇高教;1997年05期

2 彭波;胡弼成;;大學課程生成機制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06年02期

3 王南南;大學課程分類芻議[J];江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95年01期

4 劉旭;我國大學課程的知識化傾向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王向旭;美國加強高中課程與大學課程的聯系[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劉金玉;高深學問的生態(tài)特征對大學教學的啟迪[J];中國大學教學;2004年07期

7 王良志;大學課程的文化選擇[J];江蘇高教;1995年04期

8 周巖;試談我國高校課程特點及發(fā)展趨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9 張胤;“大學課程”:一個復雜性概念[J];江蘇高教;2004年01期

10 李軼芳;從"高深學問"的視角看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問題——解讀約翰·s·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潔;;幸福論視角下大學課程改革的前提探討[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李立國;詹宏毅;;試論大學和諧文化的本質與特征[A];建設和諧文化與中國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3 杜月升;;知識生產與高等學校體制改革[A];2002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現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張豈之;;關于教育人文觀的思索[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5 彭擁軍;;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6 黃福濤;;外國高等教育史話(二) 中世紀大學的產生與發(fā)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7 黃福濤;;外國高等教育史話(二) 中世紀大學的產生與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李為忠;;社會、個人、學術:高等教育功能和諧研究[A];建設和諧文化與中國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9 孫凱;;談基于課程視角的高校本科教育改革與普通高中課改的有效銜接[A];高教科研2006(上冊:校長論壇·教育改革)[C];2006年

10 程龍生;周慧;;大學課程開放式考試機制設計[A];江蘇省現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亞歷克·布魯斯;培養(yǎng)未來技術專家的大學課程[N];科技日報;2006年

2 林娟;當職業(yè)指導成為大學課程[N];福建日報;2004年

3 通訊員 胡瓊邋記者 張繭;看電影也算學分[N];湖南日報;2007年

4 熊耕/編譯;大學課程該怎么設置?[N];科學時報;2002年

5 華東理工大學校長 錢旭紅 華東理工大學高教研究所 潘藝林;大學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N];中國教育報;2006年

6 劉寶存;大學,“大”在哪里[N];中國教育報;2004年

7 吳若巖;大學是否等于高等教育?[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1年

8 張俊宗;大學=高等教育?[N];科技日報;2001年

9 長江師范學院 錢軍平;大學如何令人滿意[N];中國教育報;2010年

10 長江師范學院 錢軍平;大學如何令人滿意[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思亮;大學課程決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高明;社會需求視域中的大學課程變革[D];南京大學;2011年

3 周海濤;走向創(chuàng)新時代的大學課程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朱曉剛;我國大學課程觀的反思與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王俊;解讀高等教育的性別符碼[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謝俊;大學的學術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學;2010年

7 彭榮礎;理性主義與西方大學發(fā)展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8 肖紹聰;大學的哲學性格與哲學自覺[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10 ;劬;大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賽美;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大學課程政策演變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家明;大學課程質量保障體系的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諶麗;我國大學課程政策特征及其前瞻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彭波;大學課程生成機制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5 何旭明;科學與人文[D];中南大學;2003年

6 王永靜;項目導向的大學課程教學支持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換軍;近代文化變遷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演變[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陳麗娜;后現代知識觀對大學課程的積極影響[D];山西大學;2009年

9 鄧磊;中國大學世界公民培養(yǎng)課程之文化選擇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陳慧;意識形態(tài)及其對我國大學課程影響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9132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132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620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