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的伙伴合作模式研究
本文選題:教育實踐能力 + 職前教師培養(yǎng)。 參考:《西南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國際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然而世界范圍內綜合國力的較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因此,世界各國都極其重視教育在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要想提高教育質量就必須重視教師及教師的培養(yǎng)。長期以來我國教師教育領域面臨著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教育實踐能力低下不能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從而制約了我國教師質量乃至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英國伙伴合作模式強調職前教師培養(yǎng)的實踐性,通過加強大學和中小學之間的伙伴合作關系來培養(yǎng)職前教師,大大增強了中小學在職前教師培養(yǎng)中的作用,使職前教師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得到了有效的結合。通過這種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具有較強的教育實踐能力,能夠較好的適應實際教育教學需要,對我國師范生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本文全面分析了英國伙伴合作關系模式的形成、運行及效果,旨在探討該模式促進教育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的規(guī)律與機制,以期對我國師范生培養(yǎng)有所啟發(fā),并在此基礎對我國師范生培養(yǎng)提供參考和借鑒。 在結構上,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是導論部分,主要闡述研究緣起、相關文獻綜述以及研究思路與方法;第二,對英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闡釋;第三,簡要介紹了英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的伙伴合作模式的形成背景;第四,從伙伴合作模式的形態(tài)及構成、課程設置、教學指導和質量保證四個方面,系統探討了該模式的運行現狀;第五,從英國職前教師教育伙伴合作模式的特點、實施效果及存在的問題,對英國伙伴合作模式實施以來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評析;最后,結合我國目前師范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探討了英國伙伴合作模式給我們的啟示和借鑒。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However, the contes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world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and teachers. For a long time, the field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fac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theory is divorced from practice. The low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restric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even the whole level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British partnership model emphasiz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By strengthening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re-service teachers are trained, which greatly enhances the rol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have been effectively combined. The teachers trained by this mode have strong educational practice ability, which 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actu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have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practice ability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formation, operation and effect of the partnership model in Britai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law and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enlighten the training of norma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in this foundation to our country normal school student training provides the reference and the reference. In terms of structur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pounds the origin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second, the training of pre-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al practice ability is explained; thir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forming background of the partnership mode in the training of pre-service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in education in the UK. Fourthly, it introduces the form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artnership mod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guidance and quality assuranc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is model. Fifth, it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partnership model since its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effec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artnership model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mbined with the deficiency of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of the British partnership mode to us.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59.56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素婷;;職前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7年02期
2 史紅霞;梁永平;;化學史教學中的科學本質觀培養(yǎng)研究[J];化學教育;2008年05期
3 陳慶朋;;職前教師的學習敘事與專業(yè)發(fā)展[J];當代教育科學;2008年13期
4 趙莉;;小學數學職前教師數學觀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11期
5 姜暢;林長春;;職前小學科學教師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劉向麗;王祥;;探究教學能力與高師課程的關系[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7 賀麗娟;賀子晗;;我國反思型教師職前教育的阻礙因素初探[J];東南亞縱橫;2008年04期
8 綦春霞;Stuart Weinberg;;職前教師數學周記的實施與評價——以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1期
9 金忠明;李慧潔;;論教師實踐性知識及其來源[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2期
10 鄭曉菊;;案例教學在職前教師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宏鈺;;在高!變簣@伙伴合作中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陸真;魏雯;林菲菲;;職前教師信息素養(yǎng)構建及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3 黃云鵬;;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改革的實踐探討[A];全國高師會數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勵民;;Synopsys與Rockchip合作筑就創(chuàng)新之路[A];第五屆中國通信集成電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7年
5 赫九坤;;企業(yè)參與科普推廣,提高百姓健康睡眠意識[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2:睡眠是醫(yī)學問題還是社會問題[C];2007年
6 喻平;;PME關于數學教師研究綜述及其對我國教師教育研究的啟示[A];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曾令良;張英;;中歐關系中的非市場經濟問題——純粹技術性問題或遠非如此?[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劉莉;謝景云;;軟件企業(yè)集成創(chuàng)新的模式研究——深圳金蝶中間件公司經驗及一般啟示[A];第五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暨研究會理事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志禎;劉加霞;申繼亮;;中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方式、內容及其影響因素[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周仕榮;唐振松;;從數學學習經歷看師范生的教學信念發(fā)展[A];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洪方煜;探索班級伙伴合作模式[N];中國教師報;2003年
2 洪方煜;探索班級伙伴合作模式[N];中國教師報;2003年
3 ;Salut的成功之道:產品多樣化及與中國伙伴合作[N];國際商報;2007年
4 黃夢/編譯;整合渠道管理 伙伴合作順暢[N];電腦商報;2004年
5 雷陽;促成國內外伙伴合作 微軟為方案商發(fā)展提供新思路[N];電腦商報;2006年
6 徐學軍;新日鐵將與競爭伙伴合作以防止被收購[N];中國冶金報;2006年
7 馮迪凡;中歐峰會舉行在即 匯率交鋒先行[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8 凡妮;開放Sparc源代碼 Sun加強與各類伙伴合作[N];電腦商報;2006年
9 雷陽;微軟通過“兩會”加大與伙伴合作深度[N];電腦商報;2007年
10 李銳;歐盟急于打造新中歐經貿關系[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妤;工程項目建設的合作績效改進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2 吳偉;職前教師教育中的學習環(huán)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張元;職前與在職幼兒教師課程觀評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姜輝;數學教師的數學情感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周仕榮;師范生數學教學信念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何曉晴;工程項目成功合作及其管理指標體系的構建與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周成海;客觀主義—主觀主義連續(xù)統觀點下的教師教育范式:理論基礎與結構特征[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徐章韜;師范生面向教學的數學知識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譚旋;工程招投標交易成本的質量改進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10 王衛(wèi)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國金;英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中的伙伴合作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梁玲;美國大學與中小學伙伴合作實踐探析[D];西南大學;2010年
3 郝楠楠;職前教師知識狀況及其來源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娜;美國職前教師身份認同形成的案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田倩;數學職前教師學科內容知識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艷華;澳大利亞職前教師培養(yǎng)模式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7 王青;職前教師基于課堂視頻的教學反思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方冰;基于視頻案例的職前教師教學技能培養(yǎng)[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迎霞;美國職前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培養(yǎng)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閆靚;美國職前教師職業(yè)習性培養(yǎng)探析[D];西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57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5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