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輔導員”制度對大學制度文化建設的啟示
本文選題:制度 + 制度文化; 參考:《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2年04期
【摘要】:清華大學"政治輔導員"制度已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在其創(chuàng)立、實施、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都為大學制度建設提供了許多重要經(jīng)驗。這一制度揭示出:成功的大學制度必須面向國家需求、經(jīng)受歷史檢驗、適應校情和時代變化、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大學制度文化的建設則需要從建立科學制度體系、營造良好氛圍和機制、樹立民主管理理念和堅持文化自覺等方面加以落實。
[Abstract]:The "political instructor" system of Tsinghua University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establishment,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has provided many important experi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ystem. This system reveals that a successful university system mus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undergo historical tests, adapt to school conditions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be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ystem culture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system, creating good atmosphere and mechanism, establishing democratic management idea and insisting 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7年度規(guī)劃基金項目“中國大學文化百年研究”(07JA880051)
【分類號】:G6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觀石;;我國大學制度文化建設:問題與發(fā)展趨勢[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3期
2 彭江;國內(nèi)關于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研究綜述[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何芳;大學學術生產(chǎn)力引論[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彥恒;“以學生為主體”推進高校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姜虹;論中國大學文化塑造[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3 孫瑰杰;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沈群群;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利民;丁虎生;;論大學文化及其養(yǎng)成[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 趙觀石;;我國大學制度文化建設:問題與發(fā)展趨勢[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3期
3 覃嬪;;論大學文化[J];文教資料;2010年07期
4 任相會;閆金軒;;影響大學文化的三個基本要素[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8年04期
5 張國驥;;大學與大學文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6 陳靜;張玲;;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姚猛剛;王兆屹;;軍事院校尚武文化建設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丁鋼;;傳統(tǒng)大學文化在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定位與建設[J];江蘇高教;2010年06期
9 王子坤;;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三個維度及其整合[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周建國;;淺析大學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武永亮;;青海高校大學文化建設研究[A];探索 創(chuàng)新 求實——青海省“十一五”時期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匯編(下)[C];2011年
2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3 王洪明;佟曾;;科學發(fā)展觀視域下行業(yè)特色型大學核心競爭力的培育[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4 孫雷;;發(fā)揮高等院校創(chuàng)新源作用推動沈陽創(chuàng)新型城市建設的思考[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C)[C];2009年
5 崔立宏;;談高校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蔡勁松;大學文化的哲學視角及本質(zhì)內(nèi)涵[N];光明日報;2008年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蔡勁松;大學文化的四個層次[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張寧銳;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大學文化應以學生為本[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連登崗;大學文化的多層次性[N];南通日報;2007年
5 田建國;大學文化與道德建設[N];光明日報;2004年
6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方勝;大學文化應以育人為本[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7 夏敏;試論大學文化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06年
8 朱振國;學者共話“中國大學文化百年研究”[N];光明日報;2006年
9 平旭;建設先進的大學文化[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張寧銳 實習生 鄭偉麗;大學生釋義“腳踏實地”[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永友;我國國防工業(yè)院校的大學文化體系及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李繼兵;大學文化與學生發(fā)展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李長真;大學文化與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孫健;大學競爭優(yōu)勢的形成機理及提升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5 李福杰;大學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朱為鴻;大學文化創(chuàng)新與組織發(fā)展[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高山;大學學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任喜峰;我國研究型大學核心競爭力評價與培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9 羅軍飛;創(chuàng)新型大學與創(chuàng)新型國家[D];中南大學;2009年
10 周景春;中國大學理念的文化哲學審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軍;當代中國大學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2 趙德睿;我國大學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顧佼佼;我國大學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缺失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華文健;企業(yè)文化與大學文化的對接研究[D];青島大學;2011年
5 馬立新;高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初探[D];天津大學;2008年
6 袁光敏;基于法規(guī)視角的高校內(nèi)部制度建設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秦旭鵬;論大學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彭黎;和諧視閾下我國大學文化的特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0年
9 吳建玲;大學文化對大學人發(fā)展的作用及機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10 高廣元;關于我國大學文化的分析與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8365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3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