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審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目的
本文關鍵詞: 理性 審視 思想政治教育 出處:《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前,人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著幾種模糊的認識,因此應當凸顯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的教育意義。設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加強思想教育、堅定政治方向、培養(yǎng)高尚健康情趣的要求。端正人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tài)度,有助于人們回到思考的世界,凝結(jié)人們的意志,堅定人們的政治方向,引導人們前進。
[Abstract]:At present, people have some vague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o we should highlight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etting u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direction. It is helpful for people to return to the world of thinking, to condense people's will, to strengthen people's political direction and to guide people to advance.
【作者單位】: 承德醫(yī)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室;
【基金】: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文化領域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HB10AMK02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家齊;曾德賢;;政治冷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正視的變量[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王偉;;淺談如何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9年23期
3 楊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4 盧遠;林文旭;;高校學生宗教信仰問題與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探索;2009年01期
5 鄧婧;;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大學生大國心態(tài)的培養(yǎng)[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11期
6 胡沫;彭智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進路——政治素養(yǎng)教育[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7 孫佳敏;;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02期
8 畢紅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幾對矛盾的理性思考[J];前沿;2001年10期
9 史杰;閆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審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25期
10 李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整合向度[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永福;;加強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構(gòu)建和諧校園的關鍵[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6年
2 郭焱;;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學習“十六大精神”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邱子輝;;構(gòu)建三級配套體系,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左婷;;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行政管理[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徐寧;;論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新思路[A];討論“三個代表”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陳幼峰;陳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把握的幾個問題[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7 劉超;;大學生健全人格問題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C];2009年
8 何偉綱;王國強;;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構(gòu)建和諧校園中的主體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體系研究[C];2009年
9 丁娟;;論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A];第四屆第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教育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林燕青;;論和諧校園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文勇;畢節(ji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專家組肯定[N];畢節(jié)日報;2008年
2 東北師范大學 李忠軍;大學生就業(yè)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應有機結(jié)合[N];光明日報;2009年
3 山西省機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N];山西黨校報;2010年
4 西南大學 張勇華;重視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N];光明日報;2009年
5 記者 辛士紅;全軍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明顯增強[N];解放軍報;2008年
6 記者 黃中朝、通訊員 肖波、張海蛟;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N];湖北日報;2004年
7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校長 曲振濤;“文化校園”建設與教育文化理念轉(zhuǎn)變[N];黑龍江日報;2009年
8 浙江傳媒學院 劉福州;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N];光明日報;2009年
9 唐宋;為何又愛又怵?[N];人民日報;2005年
10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平;注重人文關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N];黑龍江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立慧;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2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3 周景春;中國大學理念的文化哲學審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廖運生;大、中學生正義感培育的困境與出路[D];南昌大學;2010年
5 鄭自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視閾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艷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吳丹;蔣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8 宋志強;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9 徐麗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張紅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楊子;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地位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D];蘇州大學;2011年
2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論理論趨勢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郭斐;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方法與功能[D];浙江理工大學;2011年
4 聶露艷;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代藝術院系舞蹈教學中的功能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5 郭沛霖;從傳播學角度探索增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6 胡紅敏;和諧社會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錦明;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8 華偉;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變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9 母丙慧;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審美價值[D];河南大學;2012年
10 韋順國;新農(nóng)村建設中廣西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農(nóng)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49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4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