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
本文關鍵詞: 中國大學 歷史流變 現(xiàn)代大學制度 傳統(tǒng)大學 章程 核心問題 治理結構 治理理論 規(guī)范運行 最高權力機構 出處:《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本研究從完善中國大學治理結構、建設現(xiàn)代大學制度所遇到的關鍵問題出發(fā),提出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為擴大和落實辦學自主權,保障大學權力規(guī)范運行,中國大學需要什么樣的章程"。本研究從作為公共組織的現(xiàn)代大學行使的公共權力切入,借鑒現(xiàn)代公民社會理論、多中心治理理論以及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key problems of perfecting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nstructing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re proble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and and implement the autonomy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university power". What kind of statutes do Chinese universities need? ". This study begins with the public power exercised by modern universities as a public organization,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modern civil society theory, the theory of multi-center governance, and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分類號】:G647
【正文快照】: 本研究從完善中國大學治理結構、建設現(xiàn)代大學制度所遇到的關鍵問題出發(fā),提出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為擴大和落實辦學自主權,保障大學權力規(guī)范運行,中國大學需要什么樣的章程”。本研究從作為公共組織的現(xiàn)代大學行使的公共權力切入,借鑒現(xiàn)代公民社會理論、多中心治理理論以及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道玉;;中國大學歷史上的美麗時段[J];發(fā)現(xiàn);2010年08期
2 張楚廷;;大師之謂也,還是大“官”之謂也?[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3 李俠;;中國大學流行兩種“慢性病”:炫耀與冷漠[J];人民論壇;2011年23期
4 倪軍;;中國大學究竟“輸”在哪?[J];新教育;2011年08期
5 ;第四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將于11月舉辦[J];中國大學教學;2011年07期
6 湛中樂;蘇宇;;對中國大學引入董事會制度的反思[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7 理查德·萊文;;關注清華及中國大學的崛起[J];國際人才交流;2011年07期
8 楊福家;;一位大學校長的演講:中國大學走向何方[J];基礎教育;2006年01期
9 曹建國;;提高國際競爭力,中國大學需練好內(nèi)功[J];文教資料;2011年20期
10 張鳴;;中國大學的出路在哪里?[J];生活教育;2011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千目;戚ng;侯君;;一種高校科研競爭力的測度方法[A];全國第十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白瑋;;“魯藝”與中國大學精神塑造[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3 李福軍;;試論儒家誠信觀在當代大學建設中的地位[A];孔學研究(第十一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一次暨海峽兩岸第七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侯海燕;屈天鵬;劉則淵;;科學學在中國大學的興起與發(fā)展[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高明生;;現(xiàn)代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比較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冊:校長論壇·教育改革)[C];2006年
6 白瑋;;魯藝與魯藝精神評析[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7 岳衛(wèi)平;;Thomson Reuters科技集團與中國大學和政府研究機構的戰(zhàn)略合作[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24:數(shù)字時代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與共享[C];2008年
8 李焰;;從中美高校比較中看中國心理健康教育[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9 李延保;;珍視傳統(tǒng) 凝聚精神——兼談中山大學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精神[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10 張東輝;;心靈狀態(tài)最重要——談目前大學教育的弊端[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唐景莉;中國大學的一份特殊責任[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趙志疆;不要誤讀“中國大學辦得很成功”[N];廣州日報;2005年
3 ;中國大學支出費用最貴[N];亞太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4 黃振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平衡:中國大學的百年與未來[N];中華讀書報;2008年
5 記者 王暉;鄭大河大同列中國大學百強[N];河南日報;2009年
6 張旭;諾華公司成立諾華中國大學[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7 ;“我們可以做出中國大學最好的研究”[N];經(jīng)濟視點報;2009年
8 徐鋒;“中國大學為世界作貢獻”的諷諫意味[N];廣州日報;2010年
9 黃培昭;埃及將誕生第一所“中國大學”[N];人民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袁新文 申琳;中國大學急需補上“短板”[N];人民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雪蓉;以美國模式為趨向:中國大學變革研究(1915—1927)[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苗素蓮;中國大學組織特性歷史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朱曉剛;我國大學課程觀的反思與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周玲;大學組織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歐陽文;大學課程的建構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魏海苓;戰(zhàn)略管理與大學發(fā)展[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郭麗君;學術職業(yè)視野中的大學教師聘任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查永軍;中國大學學術管理中的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沖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莊峗;大學綜合評價的統(tǒng)計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李愛民;職業(yè)定位與大學教育職員制度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海龍;新時期中國大學學術治理改革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2 何亮姬;中美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對比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3 王景瑞;中國大學異地辦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沈媛媛;中美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川林;中日大學環(huán)境教育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6 殷之明;中國大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7 楊思帆;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的研究:中美比較[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徐莉;國內(nèi)大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9 劉愛生;大眾化進程中的中國大學特色探析[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10 查吉德;中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及其因素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4697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6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