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自我效能與學業(yè)態(tài)度的關系研究——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為樣本的實證調查
本文關鍵詞: 家庭背景 自我效能 學業(yè)態(tài)度 中外合作辦學 出處:《高教探索》2012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對415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被試大學生的家庭背景、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態(tài)度的測量和部分學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家庭收入差異對學生的學業(yè)態(tài)度無顯著的影響;母親的學歷對學生的學業(yè)態(tài)度中的內生動機因素有著顯著的影響;父母在文化程度、職業(yè)上的交互作用對學生的學業(yè)態(tài)度影響顯著;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學生的學業(yè)態(tài)度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根據布爾迪厄文化再生產理論,得出如下結論:改變學生學業(yè)態(tài)度的主要路徑在于重視對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挖掘,使其充分認識知識的價值,激發(fā)其自我效能感;同時也要注重外部因素的影響,即家庭的文化資本的作用,特別是父母的協(xié)同參與所起的促進作用。
[Abstract]:The family background of 415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ly-run college students was studied. The measurement of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attitude and interviews with some student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incom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s' academic attitude; Mother's edu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factors in students' academic attitude;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 interaction on students' academic attitude was significa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students' academic attitude, according to Bourdieu's theory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main way to change students' academic attitude lies i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cavation of students' intrinsic learning motivation, so that they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knowledge and stimulate their sense of self-efficac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that is, the role of the family's cultural capital, especially the facilitating role of the cooperative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南京市委黨校;
【分類號】:G78;G642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中外合作辦學是大學國際化發(fā)展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國內的大學紛紛選擇與國外大學進行合作辦學,但隨之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對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學業(yè)態(tài)度與普通高校在校生有著明顯差異,很多學生對學習都沒有興趣,厭學情況比較嚴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池麗萍;辛自強;;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測量及其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春艷,韓雪;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對學生數(shù)學成績的影響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王征;;略論高校后進生的轉化教育工作[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11期
3 陳姝娟;人本主義學習觀與當代教學觀之比較研究[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吉雯,張君玉;開放教育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調查分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5 孫玉琴;侯柏晨;;煙臺師范學院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學生理論課學習取向調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陳姝娟,周愛保;論人際關系智能的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萬桂華;;關于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探討[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6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凱峰;新數(shù)學課程實施中初中學生數(shù)學學習評價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唐建生;化學教學中五年制師范生環(huán)境行為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顧江鴻;中學生物理學習態(tài)度的調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王春艷;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對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成績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馬蓮芳;平涼地區(qū)農村普通中學高中學生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杜麗君;論學習態(tài)度對農村初中“后進生”英語學習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熊宗強;化學有效教學中開展學生態(tài)度教育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彬;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態(tài)度的差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肖麗;高師生公共教育學學習態(tài)度調查分析[D];西南大學;2006年
10 張巖莉;鄭州幼師學生學習動機的發(fā)展及其與自我效能感、自尊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汪玲,郭德俊;元認知與學習動機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國勇;杜娟;;優(yōu)化高校學習困難學生管理的幾種策略[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曹仕燕;;課堂互動中的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探析[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魯曉霞;;淺析影響普通高校大學英語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4期
4 宗涵;徐加;;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差異的研究[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5 薛涌;;大學錄取看重啥[J];教師博覽;2011年09期
6 李俊;;“目標設置”與“自我效能感”對大學生“冰山模型素質能力”的影響——基于A大學的問卷調查[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7 田麗麗;;大學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動機與成就目標定向的關系探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8 祝賀;;大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象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26期
9 李綺玲;蒙繼承;何茂羽;莫光甜;龐莉莉;;高校畢業(yè)生求職面試自我效能的心理輔導研究[J];廣西教育;2011年21期
10 梁曉;郭孝軍;丁凌云;李華;;碩士研究生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學習倦怠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媛;佐斌;;武漢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感和畢業(yè)選擇的現(xiàn)狀調查[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眭仿華;;自我效能與多元智能評價觀整合下的學生發(fā)展——基于**學院大學二年級學生學情調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3 楊國新;張富萍;;全程參與 全面發(fā)展——師生互位”教學法在中師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2002年度師范教育研究優(yōu)秀成果論文集[C];2002年
4 胡芬玲;;自我效能感的歸因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5 刀福東;丁小浩;;家庭背景與大學生專業(yè)選擇[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杜屏;;大學生的職業(yè)期望及其個人影響因素[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張釗;郭永玉;;個人目標、主觀幸福感與自我效能感:以考研為個人目標追蹤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孫毓?jié)?丁小浩;;高等教育群體的風險偏好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王俊紅;張愛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歸因特點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芳;許燕;;日記式追蹤研究重點高校教師職業(yè)枯竭的產生機制和內部關系[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北省應城市農村信用聯(lián)社 謝武林;走出家庭背景的陰影[N];農民日報;2005年
2 記者 胡亞莉;家庭背景決定就業(yè),不公平![N];組織人事報;2006年
3 記者 黃宣傳 通訊員 邱云 方紅;黃石理工學院為大學生量身打造職業(yè)[N];湖北日報;2009年
4 石敬濤;教育應給每個人公平奮斗的機會[N];工人日報;2006年
5 河南省延津縣 秦致偉 袁鳳岐;呼喚公平的求職環(huán)境[N];農民日報;2005年
6 湖北省竹山縣潘口鄉(xiāng)人民政府 梁時存;真才實學才能有作為[N];農民日報;2005年
7 安徽省含山縣運漕鎮(zhèn)潘橋村 李永華;學得“真經”不怕沒出路[N];農民日報;2005年
8 孫立平;農民送孩子上大學“就像一場賭博”[N];中國社會報;2005年
9 江蘇省丹陽市財經委 張少云;愛拼才會贏[N];農民日報;2005年
10 江蘇省阜寧縣委 張揚;就業(yè)機制必須改革[N];農民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崔東植;城鄉(xiāng)高中學生家庭背景與大學專業(yè)選擇意向關系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董美英;教育機會均等視閾下重點高校大學生來源的歷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周永康;大學生角色認同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志玲;大學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成就動機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郭蕾;自我效能感理論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3 孔康;大學生社會技能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左連躍;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專業(yè)承諾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任云霞;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與課堂互動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方海明;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效能感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7 吳韜;高校臨近畢業(yè)學生擇業(yè)焦慮與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陳薏洪;抑郁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及社會支持關系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林曉華;研究生自我效能感、職業(yè)價值觀與職業(yè)選擇關系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7年
10 陶琪;大學生壓力源與自我效能感關系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65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6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