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地方高校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目標導向
本文關鍵詞:能力本位:地方高校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目標導向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2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 能力本位 實踐教學 地方高校
【摘要】:地方高校應構建能力本位的應用型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地方高校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路徑是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架構,穩(wěn)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培養(yǎng)和加大實踐教學經費投入。
[Abstract]: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nstruct the ability based mod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applied public utility management specialty. The innovative path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perfect the framework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funds.
【作者單位】: 山西農業(yè)大學文理學院;
【基金】:山西省2009年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基于能力本位的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2.0
【正文快照】: 公共事業(yè)管理在我國是一個新興學科。1998年教育部正式將其列入本科專業(yè)目錄。目前全國有500多所高校招收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的大學生。與招生規(guī)模大、開辦高校多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其培養(yǎng)目標定位混亂、專業(yè)特色不明顯、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該專業(yè)的具體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宋斌;鄧大松;李和中;龍朝雙;謝昕;;論公共管理學科的教學理念及其模式創(chuàng)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11期
2 宋桂芝,洪瑾;關于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建設的思考與設想[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3 蔡則祥;劉海燕;;實踐教學理論研究的幾個角度[J];中國大學教學;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躍平;;我校公共管理專業(yè)發(fā)展的回顧與展望[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紀丕霞,趙永厚,張忠;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建設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思考[J];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劉健;論高校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特色及課程設置[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吳勁松;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的困境與出路[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浩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行政改革[D];山東大學;2005年
2 孫麗巖;授益行政行為及其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朱政;治理理念下的中國行政改革趨向[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2 孫靈;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權益保護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3 劉靜波;公共服務的多主體供給分析[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公維友;新公共行政觀點下的民主行政[D];山東大學;2006年
5 于艇;吉林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初探[D];吉林大學;2007年
6 李廣輝;公民行政參與的理性思考與現(xiàn)實選擇[D];吉林大學;2007年
7 楊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性教學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羅仙金;簡析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及教學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王敏,吳江,張煥英,曾光霞;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5年03期
3 韓立福;全面發(fā)展性學生評價觀——一種面向未來教育的評價理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5期
4 李桂霞,鐘建珍,王立虹;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05年2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J];管理學報;2011年08期
2 范怡紅;黃潔;;西班牙第斯托大學的內部教學質量管理——基于博洛尼亞進程中的“歐洲教育結構調整計劃”[J];復旦教育論壇;2011年04期
3 蒲清平;白凱;趙楠;;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評價研究[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1年04期
4 王云兒;;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以能力為導向的學生學業(yè)三維評價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5 ;重大成果展示(一) 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高職“三級平臺”教學模式研究和實驗[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謝婧;;突出辦學特色 服務地方經濟——內江職業(yè)技術學院發(fā)展紀實[J];社科縱橫;2011年07期
7 陳鵬;孫海彬;;外地高分生滑落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20期
8 張奎明;;小學教師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3期
9 鄒文娜;;就業(yè)面寬的專業(yè)有哪些[J];高中生;2011年12期
10 高有華;張偉;;轉型期高校課程功能的轉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郝志如;張啟兵;;高校后勤能本管理的思考[A];管理與服務——北京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研究論文集[C];2003年
2 程光;;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商學院教育及其啟示[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寧;;基于校企“矛盾”下工程能力缺失的困境解析[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王承鰲;;民辦高校貴在“明”[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沙青;面向市場 融入社會[N];云南日報;2008年
2 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 馬陸亭;如何構建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董洪亮;傾聽大學生的心靈脈動[N];人民日報;2006年
4 張?zhí)m;俏孔雀何以回眸[N];科技日報;2003年
5 記者 王力 姚宏學;努力實現(xiàn)八大轉變[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7年
6 侯冰冰;技師學院重點培養(yǎng)市場急需人才[N];鞍山日報 ;2006年
7 胡彥華邋劉建華;寧夏理工學院“手工打造”學生[N];寧夏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李陳續(xù);改革鑄造特色 開放成就優(yōu)勢[N];光明日報;2003年
9 郭連元;在職讀研熱的利與弊[N];科技日報;2004年
10 朱四倍;大學生求職首選“關系網”說明了什么[N];海南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閃茜菁;新形勢下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吉莉莉;加拿大社區(qū)學院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3 田如瓊;教師職前教育課程設置的兩種模式的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張立群;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5 史文津;基于教師工作任務的師專教育類課程體系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17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1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