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方式的變革中提高大學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堅戰(zhàn)
本文關鍵詞:在學習方式的變革中提高大學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堅戰(zhàn) 出處:《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高等教育信息化 大學教學 學習方式變革 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信息化正在打破大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相應體制的多重壁壘,為大學改革開辟出阻力最小之路徑;對大學教學的理解,必須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狹隘眼界,從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大視野中把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內在聯(lián)系,將提高大學教學質量的立足點建立在"推動學習方式變革"這一大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難點和攻堅戰(zhàn)上。研究和駕馭高等教育信息化,必須將對當代信息技術與大學變革發(fā)展的前瞻性把握這兩個方面內在地統(tǒng)一起來,這是21世紀從事大學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與決策管理的專業(yè)人才所必須具有的知識結構和時代眼界。
[Abstract]:It i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multiple barriers to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open up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for the university to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reform; understanding, must break through the narrow horizon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from vision to grasp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three inner link,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the teaching standpoint based on the "difficulty and battle promote learning mod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and control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must grasp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internal unity of the forward-look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universit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era of University in twenty-first Century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decis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must have the vision.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
【分類號】:G647
【正文快照】: 毋庸置疑,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最終必須落實到大學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不斷提升。因此,教學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戰(zhàn)場。而對大學教學的理解,必須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狹隘眼界,從高水平、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大視野中把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內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桑新民;探索信息時代高校課程與教學的新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5年06期
2 桑新民;謝陽斌;;21世紀:學習向何處去——綠色學習研究論綱[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桑新民;李曙華;謝陽斌;;21世紀:大學課堂向何處去?——“太極學堂”的理念與實踐探索[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4 桑新民;科教興國的教育使命──實現(xiàn)人類學習方式的歷史性變革[J];人民教育;1999年01期
5 桑新民;;學習主體與學習環(huán)境雙向建構與整體生成——創(chuàng)造全球化時代的學習文化與教育智慧[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23期
6 謝陽斌;桑新民;;開放大學“資源云”服務體系的建設方略[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苗曉鋒;論信息時代的《模擬電子電路》課程教學改革[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5期
2 陳曦;;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淺析[J];才智;2009年02期
3 楊麗;;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研究與對策[J];成才之路;2008年23期
4 王曉松;;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策略探索與實踐[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2期
5 張亞靜;;淺談數(shù)字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優(yōu)化整合[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10期
6 劉燕鵬;談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改革[J];常熟高專學報;2000年06期
7 李為民;淺談在高校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8 張亞靜;朱瑞芬;;數(shù)字與課程優(yōu)化整合推動化工原理課程教學改革[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9年09期
9 蘇麗君;;論建構現(xiàn)代人本德育模式[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年02期
10 唐琳;徐昕;;論網絡信息時代的大學學習創(chuàng)新[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方樂;徐慧;;高校經管類實驗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A];第八屆全國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實驗室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課程設計原理:要因與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左明章;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平;論基于學習方式變革的教學建構[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2 陳立;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的學習方式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紅燕;學習方式與學習風格匹配性對學習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倩;高校網絡課程的評價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華萍;高等教育普及化及質量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濤;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的學習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健;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職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初萬江;現(xiàn)代醫(yī)學電視教材的設計與制作[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超;湖南部分高校環(huán)境藝術課程調查與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婁珀瑜;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化學學習方式轉變的探討[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桑新民;;探索中國遠程教育的強國之道——遠程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桑新民;探索信息時代高校課程與教學的新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5年06期
3 余勝泉;張澤;;E-learning時代高校教材的立體化出版[J];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02期
4 李曙華;信息時代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教育[J];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5 桑新民;;創(chuàng)新學習文化 回歸大學精神——21世紀大學通識教育新探[J];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6 桑新民;當代信息技術在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礎中引發(fā)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7 桑新民;謝陽斌;;21世紀:學習向何處去——綠色學習研究論綱[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8 鄭旭東;;學習研究新學科創(chuàng)建的輝煌歷程——學習科學成功之道探秘[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9 桑新民;科教興國的教育使命──實現(xiàn)人類學習方式的歷史性變革[J];人民教育;1999年01期
10 桑新民;;學習主體與學習環(huán)境雙向建構與整體生成——創(chuàng)造全球化時代的學習文化與教育智慧[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2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文革,希建華;本土化:國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高等教育信息化國際研討會綜述[J];開放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趙國棟;論科技發(fā)展對大學教學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王佩軍;應建立高等教育研究院[J];教育發(fā)展研究;1997年01期
4 盧海弘,張萬民;論社會轉型時期的大學教學:變革、挑戰(zhàn)與趨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5 耿涓涓;席嘉駿;;局外生存:高等教育研究與政府決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01期
6 肖溪;黑龍江礦院高等教育研究會成立[J];煤炭高等教育;1988年02期
7 ;創(chuàng)刊百期 專家筆談[J];遼寧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8 簡世德;推進高等教育研究的實踐[J];機械工業(yè)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9 胡高,胡弼成;大學教學協(xié)同創(chuàng)新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4年07期
10 常麗麗;大學教學理論研究的現(xiàn)狀及展望[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薛天祥;;加強高等教育研究 促進高教深化改革[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2 繆榕楠;;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義視角[A];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2006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6年
3 劉克利;;試探高等教育研究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王s,
本文編號:14058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0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