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機械綜合實驗的團隊教學改革與實踐
本文關鍵詞:基于機械綜合實驗的團隊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特色和優(yōu)勢,提出了基于機械綜合實驗的團隊教學模式;建立了以國家級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以機械綜合實驗項目為載體,以學生團隊為教學組織形式的教學體系;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協(xié)作精神、決策判斷與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團隊具有較高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僅能通過團隊合作很好的完成項目任務,而且提高了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研素質培養(yǎng)的目的。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基金】:山東大學重點資助教學改革項目(2013ZD022)
【分類號】:G642;TH-4
【正文快照】: 0引言自“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提出以來,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了教育界關注的熱點,研究型、教學研究型大學正致力于從應試型、知識型、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向綜合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轉變。清華大學最先借鑒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大學經驗,于1996年開始實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家群;李滬萍;羅康碧;;熱工專業(yè)綜合實驗改革的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年02期
2 劉宏偉;孫新國;;創(chuàng)新型機械綜合實驗項目的開發(fā)及教學研究[J];教書育人;2013年33期
3 狄長安;;檢測技術綜合實驗的教學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年12期
4 方武;程海峰;王晏平;;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綜合實驗課程的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年03期
5 朱明永,陳明義,賴旭芝,周前;電路交流強電綜合實驗裝置的研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年02期
6 章曉波;巴志新;王章忠;;基于綜合實驗周培養(yǎng)工程實踐能力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年14期
7 林滔;莊玉歡;;如何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談“實踐一條龍”教學[J];常州工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2年04期
8 孫曄,張文治;強化動手能力 提高學習效果——微生物綜合實驗教改初探[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S1期
9 馬鑫金,黃錦安;電路綜合實驗的教改實踐和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年S1期
10 周淑紅;陳曉華;趙大威;李為;;綜合實驗的系統(tǒng)設計與實施[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莫曉燕;張雅利;李劍君;;本科生綜合實驗課程的探索與思考[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邱春復;蔣紹祖;周俐;胡志蘋;;在生理實驗教學中開設綜合實驗的探索[A];中國生理學會第八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李利生;曲瑞瑤;郭華;王偉;;心血管調節(jié)綜合實驗的設計及其特點[A];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4 劉軍;陳彩鳳;楊娟;沈湘黔;;構建“理論教學-綜合實驗-課程設計”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阮源萍;章慧;;強化研究技能訓練與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研究生綜合實驗》課程介紹[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代興碧;廖麗;汪洋;于露露;馮長艷;伍劍;郭春紅;;水質理化檢驗綜合實驗——地表水高錳酸鹽指數(shù)的測定[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包怡敏;高建平;章忱;胡月紅;施建蓉;;開設生理科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踐與思考[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顏丙生;蘇珊;;基于Labview的一階固有頻率測量綜合實驗設計[A];第十三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黃艷紅;羅自強;文志斌;向陽;何曉凡;漢建忠;秦曉群;;開設呼吸運動綜合實驗,提高機能實驗學教學水平[A];中國生理學會第十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10 熊蕊;何俊佳;翁良科;楊風開;;《信號與控制》綜合實驗課程的建設——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的嘗試[A];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小燕;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主要負責人調整[N];廈門日報;2013年
2 記者 朱毓松;平潭綜合實驗區(qū)機構設置方案初步擬定[N];福州日報;2010年
3 石家莊第四十中學 特級教師 余榮麗 高級教師 秘洪生;注重細節(jié)考基礎綜合實驗查主干[N];石家莊日報;2010年
4 通訊員 陳志毅 馬小莉;制動公司“鐵鳥”綜合實驗仿真器研制取得階段性成果[N];中國航空報;2012年
5 上接一版;我國首個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qū)規(guī)劃獲批[N];中國航空報;2013年
6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頒布施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快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qū)開放開發(fā)的決定》的公告[N];福建日報;2013年
7 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院長 靳俊喜;適者生存 特色制勝[N];中國教育報;2008年
8 記者 袁勇 劉俊禮;以建設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qū)為統(tǒng)攬[N];鄭州日報;2012年
9 記者 李娜;建設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qū) 鄭州責無旁貸 理應先行[N];鄭州日報;2012年
10 ;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人民法院的決定[N];鄭州日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侯國萍;中學理科綜合實驗理論與實踐課程教材建設[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2 周纓;《中學綜合實驗理論與實踐》課程建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馮麟;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動力機制與發(fā)展模式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4 盛濤;帶式輸送機綜合實驗系統(tǒng)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269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2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