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優(yōu)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優(yōu)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地方高校 大學生社會實踐 人才培養(yǎng)
【摘要】: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主要面向地區(qū)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其社會實踐的需求更為迫切。文章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總結了地方高校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價值與意義,研究了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基本模式與特征,最后提出了地方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優(yōu)化策略。
【作者單位】: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關鍵詞】: 地方高校 大學生社會實踐 人才培養(yǎng)
【分類號】:G641
【正文快照】: 地方高校以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要職責,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基地。近年來,地方高校以社會實踐為把手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構建了符合地方高校特征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社會實踐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高校有目的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明明;;復合應用型人才視野下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構建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13年27期
2 方靜雨;;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其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9期
3 呂明娥;;試論開放式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J];中國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4 張少蘭;李薇;陳煜龍;;構建高職特色社會實踐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年16期
5 丁孝智;馮小燕;;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社會實踐教學模式探析——以肇慶學院為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年22期
6 曹勇;;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重構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2年21期
7 同溫玉;王莉娜;;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1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田;;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1年04期
2 張如江;宋永晶;時立新;;健美操專業(yè)學生社會實踐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3 汪娜;;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功能的發(fā)揮與實現(xiàn)[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14期
4 于冠華;;淺論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經濟;2009年23期
5 李蕾;汪鴻山;尚振華;;淺談如何建立高校研究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年02期
6 陳淑慧;;高校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構建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年03期
7 趙晶;唐繁;劉君智;;大學生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調查:以三峽大學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S2期
8 華強;李明明;;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困境及對策[J];黑河學刊;2011年08期
9 王悹;;通信技術特色專業(yè)建設的探索[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7年05期
10 秦治洲;;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墑化”現(xiàn)象[J];教書育人;2008年3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瑾;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郭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3 盧楊;當代大學育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建構[D];三峽大學;2010年
4 劉蘭蘭;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靜;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6 李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徐艷蘭;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高馨;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夏道玉;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路徑探析[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劉同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愛華;社會實踐活動的概念、特征與內容探析[J];常熟高專學報;2004年03期
2 楊友文;宋之帥;;對大學生社會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管理觀察;2008年20期
3 趙海慧;;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09年49期
4 黃平芳;;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5 李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狀況的調查分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6 黃永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特點、問題及對策[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2期
7 蔡景華;;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有效運行機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年11期
8 岳云強;呂素霞;;對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實效性的思考[J];理論學習;2010年03期
9 吳亞玲;;實踐育人理念的哲學分析[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0年01期
10 王榮黨;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理論淵源[J];學術探索;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李益眾 實習記者 劉磊;[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山西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 王婕;[N];山西科技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陳道龍;[N];新華日報;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德峰,唐文躍,馬琴芬;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現(xiàn)狀及問題——對494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內容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4年04期
2 鄭笑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現(xiàn)實與未來[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5年18期
3 呂明新;大學生社會實踐效能發(fā)揮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5年03期
4 屈善孝;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教育功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10期
5 施益華;;淺論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專業(yè)特點的有機結合[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譚國強;程國山;石媚山;鄭曉堂;吳麗萍;;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機制的研究[J];甘肅農業(yè);2006年04期
7 于紅;林凌斌;;關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六對關系的分析[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04期
8 鄒富發(fā);楊衛(wèi)平;;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淺析[J];科技資訊;2006年26期
9 陳紅球;李發(fā)吉;;淺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收益[J];柳州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10 郭東敏;王美霞;;當前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榆林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彭惠青;簡峗峗;;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A];湖北行政管理論壇(2012)——行政體制改革與政府能力建設研究[C];2011年
2 王文杰;董靜;李振興;;淺析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趨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3 歐陽峰;;貴州省檔案館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探索與思考[A];貴州省檔案局、貴州省檔案學會“紀念貴州省檔案館成立50周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4 何偉;侯明;劉江;高東英;馮巖;;首都無償獻血踐行志愿服務[A];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5 王秉楠;;結合專業(yè)教育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研究[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瀟怡 朱偉光 練玉春;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理論研討會召開[N];光明日報;2006年
2 本報實習生 陳仕艷;大學生社會實踐“縮水”之憂[N];工人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馮蕓 本報通訊員 姚靜;大學生社會實踐亟待拓展創(chuàng)新[N];河南日報;2011年
4 徐瑞哲;暑期實踐別“宏大敘事”[N];解放日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陳道龍;一些大學生社會實踐變味了[N];新華日報;2012年
6 記者 單憬崗 陳平;鸚哥嶺成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N];海南日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張鵬;大學生社會實踐不再“孤軍奮戰(zhàn)”[N];文匯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崔志堅;多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捧捧場[N];光明日報;2014年
9 東北大學黨委書記 孫家學;著力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5年
10 翁志軍;大學生社會實踐應建立科學的保證體系[N];科技日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艷蘭;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閃茜菁;新形勢下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余家鵬;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功能及其運行機制研究[D];貴州大學;2010年
4 薛翠翠;大學生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1年
5 李長松;大學生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6 林國慶;大學生社會實踐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蘭蘭;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小娟;美國高校服務學習與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國志;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2年
10 李祿;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比較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22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12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