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壓迫、主體共謀與大學“水課”的生成邏輯
發(fā)布時間:2024-04-06 20:08
當"水課"從口語轉變成學術概念時,需要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對其內涵進行界定。大學"水課"的產生源于大學的場域壓迫,課程與教學的彈性處境,課程主體的共謀沉默,以及管理者的視野盲區(qū)。因此,解決大學的"水課"問題,需要通過制度變革緩解大學的場域失衡,通過文化重建強化師生的個體責任,通過提升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評價保障課程的卓越品質。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究竟什么是“水課”
1.課程目標指向模糊
2.課程內容游離于學生發(fā)展
3.課程實施敷衍了事
4.課程評價空無或僅具象征性
二、大學“水課”的場域生產機制
1.大學的場域力量壓迫
2.課程與教學的彈性處境
3.教師和學生“共謀的沉默”
4.管理者的視野盲區(qū)
三、解決大學“水課”問題的主要策略
1.強化制度調節(jié)
(1)加大教學業(yè)績的獎勵。
(2)打通職稱通道。
(3)提升教學聲望。
2.激發(fā)個體責任
3.重塑教學品位
(1)呈現教學的學術性。
(2)認識教學的技術性。
(3)突出教學的藝術性。
4.重視評價保障
本文編號:3947091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究竟什么是“水課”
1.課程目標指向模糊
2.課程內容游離于學生發(fā)展
3.課程實施敷衍了事
4.課程評價空無或僅具象征性
二、大學“水課”的場域生產機制
1.大學的場域力量壓迫
2.課程與教學的彈性處境
3.教師和學生“共謀的沉默”
4.管理者的視野盲區(qū)
三、解決大學“水課”問題的主要策略
1.強化制度調節(jié)
(1)加大教學業(yè)績的獎勵。
(2)打通職稱通道。
(3)提升教學聲望。
2.激發(fā)個體責任
3.重塑教學品位
(1)呈現教學的學術性。
(2)認識教學的技術性。
(3)突出教學的藝術性。
4.重視評價保障
本文編號:39470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9470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