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師范教育轉型困境的利益機制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17:08
中國高等師范教育開放性轉型的目標是建構基于綜合性大學的教師教育模式,這一目標訴求在中國的現(xiàn)實語境中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師范大學轉型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變革傳統(tǒng)教師教育模式以及綜合性大學介入教師教育。然而當前轉型的努力至今未見實質性效果:教師教育自身的改革進展緩慢、師范大學綜合化轉型任重道遠且未對提高教師教育產生助益、綜合性大學依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介入教師教育。本研究旨在揭示當前高等師范教育轉型之困境,并回答為什么高等師范教育轉型十多年來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文章首先根據研究問題確立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建構切合本文研究問題的分析框架。接著從以下幾步分析問題:中國高等師范教育體制的變遷經歷了三個階段,當下正處于封閉的高等師范教育制度慣性之中;工具理性的價值觀念是教師教育相關行動者的偏好來源,決定了轉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行動者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提升基礎教育教師質量的公益性訴求;政治經濟結構和社會文化觀念是制約高等師范教育轉型的深層結構;五類行動者的理性選擇與利益博弈形成舊制度維持機制的直接動力。最終揭示,從利益偏好出發(fā)和受利益沖突制約是教師教育轉型被鎖定在實質性無效的路徑中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研究問題
1.2 研究意義
1.3 文獻綜述
1.4 研究方法
2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2.1 理論基礎:新制度主義政治學
2.2 分析框架:路徑依賴的理論與方法
3 高等師范教育制度變遷的歷史描述
4 理論解釋Ⅰ:偏好來源與博弈背景
4.1 偏好來源:支配理性選擇的價值觀念分析
4.2 博弈背景:限制理性選擇的宏觀結構分析
5 理論解釋Ⅱ:高等師范教育轉型困境的利益機制分析
5.1 政府的理性選擇
5.2 師范大學的理性選擇
5.3 綜合性大學的理性選擇
5.4 市場的理性選擇
5.5 學生及其家庭的理性選擇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眾化背景下師范大學的發(fā)展路徑選擇——以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為例[J]. 李梅,姚曉蒙. 教師教育研究. 2010(05)
[2]美國“大學本位”教師教育改革的新嘗試——“新時代教師計劃”述評[J]. 許明. 比較教育研究. 2010(04)
[3]論師范大學的發(fā)展與教師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師范大學的改革探索為例[J]. 鐘秉林.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4]政策分析與院校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層理論建構[J]. 周光禮.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0)
[5]“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的利益與風險[J]. 黃小蓮. 全球教育展望. 2009(10)
[6]我國高校專業(yè)設置政策六十年回顧與反思——基于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J]. 周光禮,吳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05)
[7]地位與利益:教師教育改革的兩大制約因素[J]. 吳康寧. 當代教師教育. 2009(03)
[8]論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 劉旭東. 高教探索. 2009(04)
[9]公地困境與制度分析:中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漸進改革[J]. 茶世俊. 教育學術月刊. 2009(06)
[10]世界教師教育發(fā)展的歷史比較[J]. 許美德,李軍,孫利民. 教育研究. 2009(06)
博士論文
[1]我國大學組織趨同現(xiàn)象研究[D]. 陳文嬌.華中師范大學 2009
[2]美國師范教育機構的轉型:歷史視野及個案研究[D]. 王鳳玉.華東師范大學 2007
[3]社會轉型時期學校變革的方法論初探[D]. 楊小微.華東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思路研究[D]. 賈晉鋒.西北大學 2008
[2]我國高師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 王娟.東北師范大學 2008
[3]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綜合化發(fā)展研究[D]. 徐萌萌.南京師范大學 2006
[4]高等師范教育的轉型與高師院校的戰(zhàn)略選擇[D]. 劉鋒.湖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33291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研究問題
1.2 研究意義
1.3 文獻綜述
1.4 研究方法
2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2.1 理論基礎:新制度主義政治學
2.2 分析框架:路徑依賴的理論與方法
3 高等師范教育制度變遷的歷史描述
4 理論解釋Ⅰ:偏好來源與博弈背景
4.1 偏好來源:支配理性選擇的價值觀念分析
4.2 博弈背景:限制理性選擇的宏觀結構分析
5 理論解釋Ⅱ:高等師范教育轉型困境的利益機制分析
5.1 政府的理性選擇
5.2 師范大學的理性選擇
5.3 綜合性大學的理性選擇
5.4 市場的理性選擇
5.5 學生及其家庭的理性選擇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眾化背景下師范大學的發(fā)展路徑選擇——以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為例[J]. 李梅,姚曉蒙. 教師教育研究. 2010(05)
[2]美國“大學本位”教師教育改革的新嘗試——“新時代教師計劃”述評[J]. 許明. 比較教育研究. 2010(04)
[3]論師范大學的發(fā)展與教師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師范大學的改革探索為例[J]. 鐘秉林.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4]政策分析與院校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層理論建構[J]. 周光禮.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0)
[5]“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的利益與風險[J]. 黃小蓮. 全球教育展望. 2009(10)
[6]我國高校專業(yè)設置政策六十年回顧與反思——基于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J]. 周光禮,吳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05)
[7]地位與利益:教師教育改革的兩大制約因素[J]. 吳康寧. 當代教師教育. 2009(03)
[8]論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 劉旭東. 高教探索. 2009(04)
[9]公地困境與制度分析:中國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漸進改革[J]. 茶世俊. 教育學術月刊. 2009(06)
[10]世界教師教育發(fā)展的歷史比較[J]. 許美德,李軍,孫利民. 教育研究. 2009(06)
博士論文
[1]我國大學組織趨同現(xiàn)象研究[D]. 陳文嬌.華中師范大學 2009
[2]美國師范教育機構的轉型:歷史視野及個案研究[D]. 王鳳玉.華東師范大學 2007
[3]社會轉型時期學校變革的方法論初探[D]. 楊小微.華東師范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思路研究[D]. 賈晉鋒.西北大學 2008
[2]我國高師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 王娟.東北師范大學 2008
[3]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綜合化發(fā)展研究[D]. 徐萌萌.南京師范大學 2006
[4]高等師范教育的轉型與高師院校的戰(zhàn)略選擇[D]. 劉鋒.湖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33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332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