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參與教育治理的理論邏輯與現實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20:57
學生參與教育治理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進學?茖W決策、培養(yǎng)現代社會公民的重要步驟,是達到學校善治的目的和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學生參與教育治理易呈現出工具理性膨脹、價值理性式微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崇尚工具效率與漠視教育公平、專注形式象征與淡化內容效果、追求個人利益與弱化公共效益。因此呼喚價值理性的回歸,克服功利化傾向,堅持立德樹人;保障學生參與,提高實際效果;促進學生發(fā)展,實現善治。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與實驗.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學生:被忽視的教育治理參與者
二、理性失衡:學生參與教育治理的緊張對立
(一)崇尚工具效率與漠視教育公平
(二)專注程序形式與忽視實際效果
(三)追求個人利益與弱化公共利益
三、理性選擇:學生參與教育治理的現實路徑
(一)克服功利化傾向,堅持立德樹人
(二)保障學生參與,提高實際效果
(三)促進學生發(fā)展,實現大學善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如何不再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公共品格教育的邏輯向度與實踐進路[J]. 朱永新,汪敏. 教育研究. 2020(02)
[2]從工具走向價值: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理性回歸[J]. 畢進杰. 現代教育管理. 2019(10)
[3]大學能力建設: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J]. 宣勇.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5)
[4]學生參與大學治理的行動類型、特征與邏輯——源于實證調查的法社會學分析[J]. 何晨玥,張新平.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5)
[5]建構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需重視學生參與問題——評《成長:學生參與大學治理的權力研究》[J]. 周洪宇. 山東高等教育. 2017(05)
[6]大學有效治理及其實現機制[J]. 顧建民.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6(19)
[7]大學的治理[J]. 德里克·博克,曲銘峰.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4)
[8]“學生參與”:一個歷史與現實的話題[J]. 郭法奇.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2003(03)
[9]論中庸理性:工具理性、價值理性和溝通理性之外[J]. 張德勝,金耀基,陳海文,陳健民,楊中芳,趙志裕,伊莎白. 社會學研究. 2001(02)
本文編號:3625259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與實驗.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學生:被忽視的教育治理參與者
二、理性失衡:學生參與教育治理的緊張對立
(一)崇尚工具效率與漠視教育公平
(二)專注程序形式與忽視實際效果
(三)追求個人利益與弱化公共利益
三、理性選擇:學生參與教育治理的現實路徑
(一)克服功利化傾向,堅持立德樹人
(二)保障學生參與,提高實際效果
(三)促進學生發(fā)展,實現大學善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如何不再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公共品格教育的邏輯向度與實踐進路[J]. 朱永新,汪敏. 教育研究. 2020(02)
[2]從工具走向價值: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理性回歸[J]. 畢進杰. 現代教育管理. 2019(10)
[3]大學能力建設: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J]. 宣勇.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5)
[4]學生參與大學治理的行動類型、特征與邏輯——源于實證調查的法社會學分析[J]. 何晨玥,張新平.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5)
[5]建構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需重視學生參與問題——評《成長:學生參與大學治理的權力研究》[J]. 周洪宇. 山東高等教育. 2017(05)
[6]大學有效治理及其實現機制[J]. 顧建民.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6(19)
[7]大學的治理[J]. 德里克·博克,曲銘峰.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4)
[8]“學生參與”:一個歷史與現實的話題[J]. 郭法奇.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2003(03)
[9]論中庸理性:工具理性、價值理性和溝通理性之外[J]. 張德勝,金耀基,陳海文,陳健民,楊中芳,趙志裕,伊莎白. 社會學研究. 2001(02)
本文編號:36252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252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