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01 20:07
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歷朝歷代都沒有出現(xiàn)專門的女子教育,更別說專門的女子學校教育了,到了近代,受到西方在華教會女子學校教育的影響,還由于時代大環(huán)境的變化,國人思想發(fā)生深刻變化,出現(xiàn)了女子教育,大量女子學校的建立,社會急需大量的女性教師,女子師范教育在國人的千呼萬喚聲中開始遍布全中國。先后涌現(xiàn)出了多所辦學卓有成績的師范性院校,也成就了多名著名的教育家,他們著述了豐碩的教育理論,成為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影響意義深遠。我國的師范教育是從近代開始,也是近代才有的,研究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發(fā)展及演變,對現(xiàn)今師范教育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本研究論述和探討了近代女子師范教育在各個時期的演變并作出了一定的評價和分析。本論文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教會女子學校對近代我國社會的影響及對我國女子教育的影響。著重分析教會女子學校的發(fā)展及其對當時女子社會地位的扭轉(zhuǎn)。第二部分是早期的女子師范教育。介紹了女子師范學校的低層次化、規(guī)模小等特點;介紹了國家制定的相關(guān)法規(guī)實施及頒布執(zhí)行情況。第三部分中期女子師范教育。國家出臺一系列關(guān)于女子師范教育的法規(guī),對女子師范的發(fā)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以當時幾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女子師范學校為例,...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選題緣由
1. 女子師范教育研究的價值所系
2. 平日知識的積累和興趣
3. 與專業(yè)方向有關(guān)
(二) 研究意義
1. 理論意義
2. 實踐意義
(三) 文獻綜述
1. 著作綜述
2. 論文綜述
(四) 研究重點、難點及特色
1. 研究重點
2. 研究難點
3. 研究特色
(五) 研究方法與思路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一、相關(guān)概念界定
(一) 師范
(二) 師范教育
二、教會女校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的產(chǎn)生
(一) 教會女校
1. 西方傳教士對女學的極力倡導
2. 中國近代女子教會教育的產(chǎn)生
3. 教會女校的教學內(nèi)容及特點
(二) 教會女子學校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1. 教會女校對留學風尚的影響
2. 影響改變了國人對女子教育的舊觀念
三、我國近代師范教育的產(chǎn)生
(一) 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1. 洋務(wù)派辦的新式學堂
2. 男子師范教育的創(chuàng)辦
3. 南洋公學的創(chuàng)辦
(二) 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的產(chǎn)生
1. 女學堂的創(chuàng)辦
2. 《奏定女子師范學堂章程》頒布
3. 北洋女子師范學堂
4. 師范教育體制的轉(zhuǎn)型和變革
5. 高等女子師范教育
6. 女子師范教育的變革
四、五四運動到1927年女子師范教育的變化與進展
(一) 幼兒女子師范學校的建立
(二) 集美幼稚師范學校
(三) 曉莊師范學校
1. 張宗麟關(guān)于幼稚師范學校的理論
2. 曉莊師范學院的創(chuàng)辦及其影響
(四) 陳鶴琴的幼兒教育理論及影響
(五) 張雪門與北京幼稚師范學校
五、1928年到抗戰(zhàn)前的師范教育
(一) "新學制"的影響
1. 師范獨立議
2. 師范教育的改革
3. 簡易師范學校
4. 國家加大對師范學校的控制力
5. 師范學校的管理
6. 師范教育取得成績的成因
(二) 高等師范大學概況
六、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女子師范教育
(一) 抗戰(zhàn)時期師范教育的政策
(二) 抗戰(zhàn)時期師范教育的改革
1. 按照《國立中學暫行規(guī)程》設(shè)置國立師范學校
2. 加強了對特別師范生和簡易師范生的培養(yǎng)
(三) 國立重慶師范學校
(四) 戰(zhàn)后師范院校的善后復員和搬遷
1. 國立師范學校復原情況
2. 師范學院
(五) 制定《戰(zhàn)后各省五年師范教育實施方案》
七、參考文獻
(一) 著作類
(二) 論文類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0年以來普通高等學校合并組建情況[J].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1(12)
[2]關(guān)于進一步推進師范院校改革與發(fā)展的調(diào)查研究[J]. 周洪宇,金保華,鄔春芹. 教育研究. 2001(01)
[3]高等師范教育發(fā)展趨向探討[J]. 袁貴仁. 中國高等教育. 2000(24)
[4]中國高師教育走向與北京師范大學人才培養(yǎng)體制改革[J]. 鄭師渠.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4)
[5]高校教育研究機構(gòu)“上浮”、“下沉”現(xiàn)象透視[J]. 張輝,郭桂英.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3)
[6]臺灣高師教育發(fā)展概況與大陸高師教育發(fā)展趨勢[J]. 薛天祥.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00(01)
[7]一個真實的假問題——“師范性”與“學術(shù)性”之爭的辨析[J]. 葉瀾.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1999(02)
[8]臺灣中師、師專向師院過渡的政策和高師教育改革[J]. 薛天祥,楊曉江. 上海高教研究. 1998(04)
[9]近代西方傳教士在華教育活動的專業(yè)化[J]. 史靜寰. 歷史研究. 1989(06)
[10]中國近代高等師范教育發(fā)展史略(1902—1949)[J]. 霍益萍.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1989(01)
本文編號:3526976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選題緣由
1. 女子師范教育研究的價值所系
2. 平日知識的積累和興趣
3. 與專業(yè)方向有關(guān)
(二) 研究意義
1. 理論意義
2. 實踐意義
(三) 文獻綜述
1. 著作綜述
2. 論文綜述
(四) 研究重點、難點及特色
1. 研究重點
2. 研究難點
3. 研究特色
(五) 研究方法與思路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一、相關(guān)概念界定
(一) 師范
(二) 師范教育
二、教會女校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的產(chǎn)生
(一) 教會女校
1. 西方傳教士對女學的極力倡導
2. 中國近代女子教會教育的產(chǎn)生
3. 教會女校的教學內(nèi)容及特點
(二) 教會女子學校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1. 教會女校對留學風尚的影響
2. 影響改變了國人對女子教育的舊觀念
三、我國近代師范教育的產(chǎn)生
(一) 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1. 洋務(wù)派辦的新式學堂
2. 男子師范教育的創(chuàng)辦
3. 南洋公學的創(chuàng)辦
(二) 我國近代女子師范教育的產(chǎn)生
1. 女學堂的創(chuàng)辦
2. 《奏定女子師范學堂章程》頒布
3. 北洋女子師范學堂
4. 師范教育體制的轉(zhuǎn)型和變革
5. 高等女子師范教育
6. 女子師范教育的變革
四、五四運動到1927年女子師范教育的變化與進展
(一) 幼兒女子師范學校的建立
(二) 集美幼稚師范學校
(三) 曉莊師范學校
1. 張宗麟關(guān)于幼稚師范學校的理論
2. 曉莊師范學院的創(chuàng)辦及其影響
(四) 陳鶴琴的幼兒教育理論及影響
(五) 張雪門與北京幼稚師范學校
五、1928年到抗戰(zhàn)前的師范教育
(一) "新學制"的影響
1. 師范獨立議
2. 師范教育的改革
3. 簡易師范學校
4. 國家加大對師范學校的控制力
5. 師范學校的管理
6. 師范教育取得成績的成因
(二) 高等師范大學概況
六、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女子師范教育
(一) 抗戰(zhàn)時期師范教育的政策
(二) 抗戰(zhàn)時期師范教育的改革
1. 按照《國立中學暫行規(guī)程》設(shè)置國立師范學校
2. 加強了對特別師范生和簡易師范生的培養(yǎng)
(三) 國立重慶師范學校
(四) 戰(zhàn)后師范院校的善后復員和搬遷
1. 國立師范學校復原情況
2. 師范學院
(五) 制定《戰(zhàn)后各省五年師范教育實施方案》
七、參考文獻
(一) 著作類
(二) 論文類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0年以來普通高等學校合并組建情況[J].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1(12)
[2]關(guān)于進一步推進師范院校改革與發(fā)展的調(diào)查研究[J]. 周洪宇,金保華,鄔春芹. 教育研究. 2001(01)
[3]高等師范教育發(fā)展趨向探討[J]. 袁貴仁. 中國高等教育. 2000(24)
[4]中國高師教育走向與北京師范大學人才培養(yǎng)體制改革[J]. 鄭師渠.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4)
[5]高校教育研究機構(gòu)“上浮”、“下沉”現(xiàn)象透視[J]. 張輝,郭桂英.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3)
[6]臺灣高師教育發(fā)展概況與大陸高師教育發(fā)展趨勢[J]. 薛天祥.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00(01)
[7]一個真實的假問題——“師范性”與“學術(shù)性”之爭的辨析[J]. 葉瀾.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1999(02)
[8]臺灣中師、師專向師院過渡的政策和高師教育改革[J]. 薛天祥,楊曉江. 上海高教研究. 1998(04)
[9]近代西方傳教士在華教育活動的專業(yè)化[J]. 史靜寰. 歷史研究. 1989(06)
[10]中國近代高等師范教育發(fā)展史略(1902—1949)[J]. 霍益萍.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1989(01)
本文編號:35269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269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