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評價模型的構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23:18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教育的發(fā)展,高等教育與社會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社會組織及個人紛紛參與到我國的大學評價中來,成為高等教育評價的重要力量,形成大學社會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趨勢。由于不同的利益主體的價值取向不同,導致了各個評價主體評價結果的差異性,針對這種不確定性和模糊現(xiàn)象,可以采用模型化的方式,綜合各評價主體的評價結果。通過對大學社會評價的現(xiàn)狀及其特點的分析發(fā)現(xiàn),大學的社會評價存在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標準多元性、評價過程的自發(fā)性和評價結果影響的二重性等特點,基于大學社會評價的這些特點,經濟學中的群體決策理論和效用理論可以作為模型構建的理論支撐,采用群體決策理論和效用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結合系統(tǒng)工程研究中常用的層次分析法(AHP)得出相應的算法,以此進行大學社會評價模型的構建,從而達到整合多主體效用,進而得到最終評價結果的目的。本文首先采用群體決策理論的基本假設條件對基本模型進行設定,確定群體決策效用模型;然后利用層次分析法(AHP)進行群體決策效用模型的一致性構建,同時以群決策理論和效用論為基礎,確定最終權重計算公式,最終構建出一個遞階式的大學社會評價模型,并利用實例分析檢驗了...
【文章來源】: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1.3.1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2 主要內容與結構安排
1.4 概念辨析
第二章 大學社會評價的現(xiàn)狀及特點分析
2.1 大學社會評價的現(xiàn)狀分析
2.1.1 中介機構
2.1.2 其他主體
2.2 大學社會評價的特點
2.2.1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2.2.2 評價標準的多元性
2.2.3 評價過程的自發(fā)性
2.2.4 評價結果的二重性
第三章 大學社會評價模型的理論基礎與基本方法
3.1 理論基礎
3.1.1 群體決策理論
3.1.2 效用論
3.2 基本方法的選擇
3.2.1 現(xiàn)有評價方法的述評
3.2.2 AHP 的原理、建模步驟及評估過程
第四章 評價模型的構建
4.1 評價模型設計的原則
4.1.1 主體性原則
4.1.2 綜合效果原則
4.1.3 民主原則
4.2 評價模型的初始構建
4.2.1 模型的假設
4.2.2 群體決策效用模型
4.3 基于AHP 法對初始模型的一致性構建
4.3.1 判斷矩陣的標度
4.3.2 初始判斷矩陣的構建
4.3.3 初始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4.4 權重的計算
4.4.1 群體評價指標的個體權重計算
4.4.2 群體綜合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
第五章 模型的實例驗證
5.1 實例背景簡介
5.2 應用大學社會評價模型進行實例分析
5.2.1 中介評價機構的權重向量計算
5.2.2 公眾對大學評價的權重向量計算
5.2.3 最終排名的確定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情況
綜述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編號:3223303
【文章來源】: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1.3.1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2 主要內容與結構安排
1.4 概念辨析
第二章 大學社會評價的現(xiàn)狀及特點分析
2.1 大學社會評價的現(xiàn)狀分析
2.1.1 中介機構
2.1.2 其他主體
2.2 大學社會評價的特點
2.2.1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2.2.2 評價標準的多元性
2.2.3 評價過程的自發(fā)性
2.2.4 評價結果的二重性
第三章 大學社會評價模型的理論基礎與基本方法
3.1 理論基礎
3.1.1 群體決策理論
3.1.2 效用論
3.2 基本方法的選擇
3.2.1 現(xiàn)有評價方法的述評
3.2.2 AHP 的原理、建模步驟及評估過程
第四章 評價模型的構建
4.1 評價模型設計的原則
4.1.1 主體性原則
4.1.2 綜合效果原則
4.1.3 民主原則
4.2 評價模型的初始構建
4.2.1 模型的假設
4.2.2 群體決策效用模型
4.3 基于AHP 法對初始模型的一致性構建
4.3.1 判斷矩陣的標度
4.3.2 初始判斷矩陣的構建
4.3.3 初始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4.4 權重的計算
4.4.1 群體評價指標的個體權重計算
4.4.2 群體綜合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
第五章 模型的實例驗證
5.1 實例背景簡介
5.2 應用大學社會評價模型進行實例分析
5.2.1 中介評價機構的權重向量計算
5.2.2 公眾對大學評價的權重向量計算
5.2.3 最終排名的確定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情況
綜述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編號:3223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2233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