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制背景下高校“逆向選課”現象博弈論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1-04-02 19:25
隨著我國高校學分制管理改革的深入,學生對課程的選擇范圍日益擴大,隨之而來也出現了“逆向選課”的現象。通過問卷調查證實:在當前學分制下高�!澳嫦蜻x課”的現象普遍存在,并有繼續(xù)蔓延的趨勢。學生的“逆向選課”的行為不僅關系到他們的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更關系到選課制、學分制的順利實施。本文基于博弈理論,以學生、教師完全了解對方的策略空間為前提,將博弈限定在完全信息的條件下,從靜態(tài)博弈的角度,對學分制下高�!澳嫦蜻x課”現象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逆向選課”現象是多種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首先,部分大學生選課時重分數、不重實質的行為造成高�!澳嫦蜻x課”現象的產生;其次,評教制度的漏洞誘導教師投學生之所好造成高�!澳嫦蜻x課”現象的蔓延;再次,高校教師晉升制度存在不足是造成了高�!澳嫦蜻x課”現象的又一個重要原因。鑒于此,本文從博弈的均衡角度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本文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導論,介紹了論文的選題背景,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學分制、選課制及“逆向選課”的相關概念。第二部分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確認了在學分制下高�!澳嫦蜻x課”現象的普遍性及其繼...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相關的概念界定
1.2.1 學分制
1.2.2 選課制
1.2.3 高�!澳嫦蜻x課”
1.3 國內外文獻綜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學分制背景下高�!澳嫦蜻x課”現象調查
2.1 調查的方法和對象
2.2 調查的數據統(tǒng)計
2.2.1 學生對待選修課的態(tài)度
2.2.2 學生選課時的依據
2.2.3 教師對待選修課的態(tài)度
2.3 調查的主要結論
3 學分制下高�!澳嫦蜻x課”現象蔓延的博弈理論分析
3.1 部分大學生選課時重分數而不重實質
3.1.1 現有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局限性
3.1.2 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博弈分析
3.2 評教制度的漏洞誘導教師投學生之所好
3.2.1 學生評教制度存在的漏洞
3.2.2 學生評教機制的博弈分析
3.3 學生選課情況不足以影響教師的晉升
3.3.1 高校教師晉升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3.3.2 高校教師晉升制度的博弈分析
4 抑制學分制背景下高校“逆向選課”現象蔓延的對策
4.1 優(yōu)化大學生考評體系,形成“務實”的選課文化
4.1.1 進一步完善導師制,構建“務實”、“求實”的選課文化
4.1.2 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創(chuàng)新
4.1.3 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優(yōu)化
4.2 完善學生評教制度,遏制“逆向選課”現象的發(fā)生
4.3 改進教師晉升制度,杜絕“逆向選課”現象的蔓延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穩(wěn)妥地推進高等院校實行學分制的幾點建議[J]. 鄒小婷. 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6(12)
[2]全面實施選課制的挑戰(zhàn)及對策[J]. 施海燕. 中國科技信息. 2006(23)
[3]學分制下選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卓慶卿,俞益武. 中國林業(yè)教育. 2006(06)
[4]如何完善選課制之探析[J]. 鄒小婷. 經濟與社會發(fā)展. 2006(10)
[5]選課制是學分制的靈魂[J]. 鄒婉玲. 教育與職業(yè). 2006(24)
[6]論高等院校學生評教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J]. 劉素冬. 經濟師. 2006(04)
[7]論美國選課制的歷史意義及啟示[J]. 李棟,劉能高. 綏化學院學報. 2005(05)
[8]高師學生選課的因素分析及問題對策[J]. 史曉燕,周瑞芳,李素凡.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5(05)
[9]論教師聘任制的契約公正[J]. 周興國. 教育科學. 2005(05)
[10]對選課制下合班教學的管理探索[J]. 賀先志.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碩士論文
[1]我國高校完全學分制實施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 文開艷.湖南師范大學 2007
[2]考研輔導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分析與對策研究[D]. 閆睿.四川大學 2007
[3]中國高校學分制改革及發(fā)展對策分析[D]. 劉青.南京理工大學 2005
[4]美國高校學分制發(fā)展歷程考察[D]. 高迎爽.河北大學 2005
[5]我國普通高校學生評教指標體系問題的調查與研究[D]. 許廣鑫.中央民族大學 2005
[6]中國高校學分制的歷史、現狀和未來[D]. 潘秀珍.廣西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115819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相關的概念界定
1.2.1 學分制
1.2.2 選課制
1.2.3 高�!澳嫦蜻x課”
1.3 國內外文獻綜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學分制背景下高�!澳嫦蜻x課”現象調查
2.1 調查的方法和對象
2.2 調查的數據統(tǒng)計
2.2.1 學生對待選修課的態(tài)度
2.2.2 學生選課時的依據
2.2.3 教師對待選修課的態(tài)度
2.3 調查的主要結論
3 學分制下高�!澳嫦蜻x課”現象蔓延的博弈理論分析
3.1 部分大學生選課時重分數而不重實質
3.1.1 現有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局限性
3.1.2 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博弈分析
3.2 評教制度的漏洞誘導教師投學生之所好
3.2.1 學生評教制度存在的漏洞
3.2.2 學生評教機制的博弈分析
3.3 學生選課情況不足以影響教師的晉升
3.3.1 高校教師晉升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3.3.2 高校教師晉升制度的博弈分析
4 抑制學分制背景下高校“逆向選課”現象蔓延的對策
4.1 優(yōu)化大學生考評體系,形成“務實”的選課文化
4.1.1 進一步完善導師制,構建“務實”、“求實”的選課文化
4.1.2 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創(chuàng)新
4.1.3 大學生考評體系的優(yōu)化
4.2 完善學生評教制度,遏制“逆向選課”現象的發(fā)生
4.3 改進教師晉升制度,杜絕“逆向選課”現象的蔓延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穩(wěn)妥地推進高等院校實行學分制的幾點建議[J]. 鄒小婷. 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6(12)
[2]全面實施選課制的挑戰(zhàn)及對策[J]. 施海燕. 中國科技信息. 2006(23)
[3]學分制下選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卓慶卿,俞益武. 中國林業(yè)教育. 2006(06)
[4]如何完善選課制之探析[J]. 鄒小婷. 經濟與社會發(fā)展. 2006(10)
[5]選課制是學分制的靈魂[J]. 鄒婉玲. 教育與職業(yè). 2006(24)
[6]論高等院校學生評教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J]. 劉素冬. 經濟師. 2006(04)
[7]論美國選課制的歷史意義及啟示[J]. 李棟,劉能高. 綏化學院學報. 2005(05)
[8]高師學生選課的因素分析及問題對策[J]. 史曉燕,周瑞芳,李素凡.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5(05)
[9]論教師聘任制的契約公正[J]. 周興國. 教育科學. 2005(05)
[10]對選課制下合班教學的管理探索[J]. 賀先志.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碩士論文
[1]我國高校完全學分制實施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 文開艷.湖南師范大學 2007
[2]考研輔導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分析與對策研究[D]. 閆睿.四川大學 2007
[3]中國高校學分制改革及發(fā)展對策分析[D]. 劉青.南京理工大學 2005
[4]美國高校學分制發(fā)展歷程考察[D]. 高迎爽.河北大學 2005
[5]我國普通高校學生評教指標體系問題的調查與研究[D]. 許廣鑫.中央民族大學 2005
[6]中國高校學分制的歷史、現狀和未來[D]. 潘秀珍.廣西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115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158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