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中的政府職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06:31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是有關國家各級高等教育行政機構的設置、隸屬關系、職責權限劃分諸方面制度的總稱,它涉及到中央與地方、中央各行政部門之間、政府與高等學校之間的關系。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深受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傳統(tǒng)的影響,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政府有關部門認為高等教育管理就是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就是“行政體制”或“屬于行政體制”。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與此相適應,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也呈現(xiàn)出中央集權的特點,政府對高等學校實行全方位控制,完全排除市場的作用。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也逐漸改革與市場經(jīng)濟體制相適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逐漸呈現(xiàn)簡政放權特征,條塊分割的舊體制已基本被打破,國家統(tǒng)籌規(guī)劃、宏觀管理,高等學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的新體制已初步建立;政事不分,無所不管的的全能政府型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基本被打破。但是,我國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了以政府管理為主的教育體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依然不夠清晰,職能仍然不明確。政府依然是高等院校的“掌控人”,在舉辦、辦學、管理方面擁有過度...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政府職能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一、政府職能相關概念
㈠ 角色、政府角色
㈡ 職能、政府職能
㈢ 政府角色與政府職能的關系
二、國內(nèi)外政府職能理論
第二章 我國政府職能的變化及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現(xiàn)狀
一、高等教育的產(chǎn)品屬性分析
㈠ 準公共產(chǎn)品
㈡ 社會屬性
㈢ 政府對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㈣ 政府教育管理職能的范式轉變
二、我國政府職能的變革
㈠ 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管制、全能型政府
㈡ 市場經(jīng)濟時期的有限、治理、服務型政府
三、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現(xiàn)狀
㈠ 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歷程
㈡ 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國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中政府職能實現(xiàn)的方式
一、中世紀大學自治模式
二、基于大學自治的政府介入模式(19 世紀末—20 世紀初)
三、自治與控制多元并存模式
四、政府管制的加強(二戰(zhàn)結束到20 世紀80 年代末)
五、以合作為基礎的治理模式
第四章 完善與改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中政府職能的對策
一、明確中央與省級兩級政府的職責與權限
㈠ 中央宏觀調(diào)控
㈡ 省級統(tǒng)籌管理
二、處理好政府、社會、學校三者之間的關系
㈠ 政府主導,管辦分離
㈡ 學校自主辦學,政校分開
三、構建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大學制度
㈠ 黨委領導的政治方向
㈡ 校長治校的行政權力
㈢ 教授治學的學術權力
㈣ 完善法人治理,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 丁璐. 理論月刊. 2006(09)
[2]高等教育發(fā)展無法回避的幾個問題[J]. 鄒曉平. 教育與經(jīng)濟. 2005(03)
[3]現(xiàn)代大學管理模式轉型探討[J]. 張俊宗,趙金保. 中國高等教育. 2004(11)
[4]論高等教育治理視野下的政府角色轉變[J]. 龍獻忠.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4(01)
[5]學校管理的第三種勢力:家長——關于家長在學校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 陳赟. 全球教育展望. 2003(03)
[6]再論教育的社會屬性——兼對“教育非上層建筑說”的質(zhì)疑[J]. 楊兆山,軒穎,王守紀. 東北師大學報. 2002(04)
[7]論大學內(nèi)部管理模式轉型——從管理學術型到學術管理型[J]. 王為一. 高教探索. 2002(01)
[8]從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J]. 顧建光. 中國行政管理. 2002(01)
[9]創(chuàng)新高教體制 為新世紀發(fā)展奠基[J]. 周遠清. 中國高教研究. 2001(04)
[10]治理理論與行政改革[J]. 胡仙芝. 中國行政管理. 2001(01)
本文編號:3055465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政府職能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一、政府職能相關概念
㈠ 角色、政府角色
㈡ 職能、政府職能
㈢ 政府角色與政府職能的關系
二、國內(nèi)外政府職能理論
第二章 我國政府職能的變化及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現(xiàn)狀
一、高等教育的產(chǎn)品屬性分析
㈠ 準公共產(chǎn)品
㈡ 社會屬性
㈢ 政府對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㈣ 政府教育管理職能的范式轉變
二、我國政府職能的變革
㈠ 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管制、全能型政府
㈡ 市場經(jīng)濟時期的有限、治理、服務型政府
三、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現(xiàn)狀
㈠ 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歷程
㈡ 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國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中政府職能實現(xiàn)的方式
一、中世紀大學自治模式
二、基于大學自治的政府介入模式(19 世紀末—20 世紀初)
三、自治與控制多元并存模式
四、政府管制的加強(二戰(zhàn)結束到20 世紀80 年代末)
五、以合作為基礎的治理模式
第四章 完善與改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中政府職能的對策
一、明確中央與省級兩級政府的職責與權限
㈠ 中央宏觀調(diào)控
㈡ 省級統(tǒng)籌管理
二、處理好政府、社會、學校三者之間的關系
㈠ 政府主導,管辦分離
㈡ 學校自主辦學,政校分開
三、構建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大學制度
㈠ 黨委領導的政治方向
㈡ 校長治校的行政權力
㈢ 教授治學的學術權力
㈣ 完善法人治理,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 丁璐. 理論月刊. 2006(09)
[2]高等教育發(fā)展無法回避的幾個問題[J]. 鄒曉平. 教育與經(jīng)濟. 2005(03)
[3]現(xiàn)代大學管理模式轉型探討[J]. 張俊宗,趙金保. 中國高等教育. 2004(11)
[4]論高等教育治理視野下的政府角色轉變[J]. 龍獻忠.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4(01)
[5]學校管理的第三種勢力:家長——關于家長在學校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 陳赟. 全球教育展望. 2003(03)
[6]再論教育的社會屬性——兼對“教育非上層建筑說”的質(zhì)疑[J]. 楊兆山,軒穎,王守紀. 東北師大學報. 2002(04)
[7]論大學內(nèi)部管理模式轉型——從管理學術型到學術管理型[J]. 王為一. 高教探索. 2002(01)
[8]從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J]. 顧建光. 中國行政管理. 2002(01)
[9]創(chuàng)新高教體制 為新世紀發(fā)展奠基[J]. 周遠清. 中國高教研究. 2001(04)
[10]治理理論與行政改革[J]. 胡仙芝. 中國行政管理. 2001(01)
本文編號:3055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0554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