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虛擬社區(qū)的大學生認知內驅力的研究
【學位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G640
【部分圖文】:
圖2.1.4天空教室功能模塊—“太陽部落”討論區(qū)(1)學生模塊在學生模塊中,學生注冊屬于自己的賬號后,登錄可以查看并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既可以給任課教師和社區(qū)其他成員發(fā)送信息,又可以查看自己所選修課程的作業(yè)公告、學習公告和課程資料,可以上傳作業(yè),發(fā)表帖子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交流,并且可以對其他成員發(fā)表的帖子進行回帖和評價。(2)教師模塊在教師模塊中,同學生模塊一樣,教師登錄之后不僅可以查看并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回復學生的短消息,管理學生的基本信息,管理自己所教課程的作業(yè)公告、學習公告和課程資料,并且可以對社區(qū)內的帖子進行回帖、評價及刪除等操作。(3)管理員模塊在管理員登錄系統(tǒng)之后,對各種信息進行管理,包括各個院系、專業(yè)和班級信息,學生的基本信息,小組成員間及小組與小組間討論交流的信息,在社區(qū)學習結束后可以管理、清空數(shù)據(jù)庫等。
1學生性別比例圖
圖4.1.3學生上網(wǎng)頻率比例圖的是2一5小時,約為44%,其次是2小時以下約是4%和18%。驗951年提出著名的a系數(shù),并被視為是目前社會值,這種方法克服了部分折半法(SplitHalfM測驗“總和”的信度。本研究的問卷信度將采用于0.7時具有高信度,而小于0.35時一為低信度。度系數(shù)分別為:學生自身因素:0.833;教師因擬社區(qū)因素:0.914;學習評價因素:0.714;總量內部一致性較好,本問卷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新明;關于構建學習型網(wǎng)絡社區(qū)的幾點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09期
2 馬曉蘭,李文莉,王其云;構建基于校園網(wǎng)的虛擬學習社區(qū)[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03期
3 胡凡剛;簡論教育虛擬社區(qū)[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4 胡凡剛;;論教育虛擬社區(qū)交往[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張孟周;;淺析網(wǎng)絡教學中的教師角色調整[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張偉;;基于成人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曹慧英;;試論開放教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8 莊科君;王海燕;王梅艷;;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我調控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衷克定;趙海玲;;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遠程教師指導行為[J];開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張東梅;柴陽麗;;基于網(wǎng)絡的遠程學習動機激發(fā)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晶;基于課程的教育虛擬社區(qū)建設與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2 鹿秀娥;教育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廣圣;基于教育虛擬社區(qū)的混合學習模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飛飛;基于教育虛擬社區(qū)的學習團隊集體效能感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74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7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