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制度的公平和效率問題研究
【圖文】:
第4章我國現(xiàn)行高校學生資助制度的公平和效率分析分析中得到的結果表明,如圖4一8所示:最最低 低 ...占祥本百分比 比 54448.222__娜 娜欲類i熬瞬繃 繃口口占公井資助百分比比百 0.7778.璐 ---;撼)薰薰 ;;;圖4一8高等教育公共資助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學生之間的分布資源來源:根據(jù)陸根書、鐘宇平,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理論與實證分析整理除了最低收入組、低收入組家庭學生占用公共資助的比例低于或等于他們在樣本中所占比例外,,其他中等收入、高收入家庭學生占用公共資助的比例均高于他們在樣本中所占比例。不同收入家庭學生所獲得的公共資助比例與他們在人口中的比例并不一致,低收入家庭學生在公共資源分配中處于弱勢地位。另外,由于家庭經(jīng)濟收入水平和社會階層的不同對學生選擇高校和專業(yè)的影響,如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學生,父母為黨政干部、企業(yè)管理人員、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學生在重點院、高層次院校分布的比例較大,且傾向于選擇一些熱門專業(yè);而家庭收入水平低的學生,父母為農(nóng)民、工人的學生在普通院校、地方院校的分布比例較大,傾向于選擇農(nóng)林地質類等冷門專業(yè)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64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存寶;;大學生助學貸款管理研究[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17期
2 黃曉;;國家助學貸款誠信問題探究[J];時代金融;2011年14期
3 吳運來;薛明;;高校助學貸款的商業(yè)化運作構想[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9期
4 謝廣明;;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的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5 呂行建;;答讀者問[J];青蘋果;2005年02期
6 劉紅;;我國百年中等職業(yè)教育學生資助制度述評[J];職教論壇;2011年22期
7 ;國外助學貸款簡介[J];求知;2005年02期
8 張海濤;;大學助學貸款業(yè)務中誠信偏差原因及對策探討[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4期
9 劉若冰;;基于UML的助學貸款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2期
10 周劍;向林峰;;我國高職教育成本分擔問題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11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婷;;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助學貸款實施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為例[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李真真;;新制度經(jīng)濟學視野下的助學貸款困境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冉曉東;;淺析我國當前助學貸款的困境與對策[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四川師范大學經(jīng)濟學院研究生論文集[C];2004年
4 崔潔;;我國高校助學貸款大學生個人信用問題研究[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臧興兵;沈紅;;生源地助學貸款運行機制[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彭志堅;;關于湖北省助學貸款情況的調(diào)查[A];深入學習十六大精神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論文集[C];2004年
7 臧興兵;沈紅;;生源地助學貸款SWOT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劉亞榮;;我國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條件分析[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9 金慶花;孫富強;;研究生助學貸款的現(xiàn)狀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助學貸款工作的回顧與反思[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李慶豪;沈紅;;生源地助學貸款:現(xiàn)狀、問題與前景[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學生貸款的償還、持續(xù)發(fā)展與高等教育入學”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鄭曉敏 陳溪;農(nóng)行助學貸款惠及萬千學子[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3年
2 李林榮 王文武;生源地助學貸款受冷遇[N];甘肅法制報;2005年
3 本報通訊員 易成耕 張麗;對我市助學貸款新機制運行的思考[N];黃岡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王智;開行欲解助學貸款難題[N];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5 記者 楊爽;我國金融機構助學貸款增長迅速[N];金融時報;2000年
6 蘇宏濤 劉波 范傳新;江西:助學貸款“難助學”[N];金融時報;2005年
7 記者 李嵐;新機制破解助學貸款難題[N];金融時報;2005年
8 謝風華 張正華;趕緊促一促助學貸款[N];金融時報;2005年
9 廖斌 余杰等;各地金融機構傾情推動助學貸款[N];金融時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李林霞 實習生 董洋;助學貸款,圓了數(shù)萬貧困生大學夢[N];山西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謝玉琴;商業(yè)助學貸款中的信用與擔保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甘劍鋒;和諧社會構建中高校貧困生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梁愛華;社保機構回收學生貸款的可行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廖茂忠;學生貸款違約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殷紅霞;我國農(nóng)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6 陳燦平;學生貸款:運行機制及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劉幼昕;學生資助制度的責任倫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燕;國家助學貸款法律制度構建[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陳發(fā)初;國家助學貸款難的誠信思考及對策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3年
3 程曉娜;助學貸款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4 馮靜;我國高校助學貸款個人信用問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5 洪星;我國高等教育助學貸款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任雙利;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制度的公平和效率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7 譚文麗;我國大學生助學貸款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真;國家助學貸款運行中的問題研究及政策建議[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賈顏;我國助學貸款制度的歷史演變與未來選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褚萍;國家助學貸款的成本—收益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59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5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