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亞進程中德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9 13:27
【摘要】: 德國的職前教師教育制度一向由國家管制,并以兩階段培養(yǎng)模式,兩次國家考試為其制度特色。近年來德國學校教育成效受到廣泛關注,教育主管當局紛紛提出教師教育的改革建議。在博洛尼亞進程的要求和影響下,改革舉措不斷。改革的主要舉措在于引進學士——碩士兩階段學位制度改革,并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教師教育管理、課程、實習等方面的變革。在改革的過程中,德國各州對博洛尼亞進程的響應各不相同,有的州積極主動,進行全面改革;有的州小心謹慎,采用試點方式漸進改革;有的州則抗拒改革,堅決使用舊制。本研究目的在于整理在博洛尼亞進程下德國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的主要舉措,并比較不同州不同大學的改革實施模式,評鑒改革的利弊得失,期望可以作為我國未來教師教育改革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提出研究問題后,解釋了相關概念,梳理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介紹了研究的目的、內容、方法和意義。 第二部分梳理了德國職前教師教育的歷史進程,展示了現(xiàn)行的職前教師教育制度,并提出了現(xiàn)行體制所存在的問題。德國職前教師教育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經(jīng)歷了制度化的萌芽,又從20世紀初至60年代經(jīng)歷了大發(fā)展,歷經(jīng)了從60年代至80年代的一體化改革,從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國家的職前教師教育體制�,F(xiàn)行的職前教師教育制度的主要特點是兩個階段的教育模式和兩次國家考試。然而現(xiàn)行的職前教師教育體制中在學位制度、考試制度、課程設置、教師教育管理、質量保障、修業(yè)年限等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第三部分介紹了博洛尼亞進程及其對教師教育的要求。博洛尼亞進程的主要目標是在國際合作和學術交流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歐洲高等教育區(qū),增強歐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在歐洲的高等教育領域建立三級學位制度(學士——碩士——博士)和學分制度、建立和強化質量保障體系、在院校、國家和歐洲層面上推行一種簡單、有效和公平的學歷認可機制。 第四部分詳述在博洛尼亞進程下,德國職前教師教育在學位學分制度、質量保障、課程設置、考試制度、實習制度、師資培訓管理方面的改革措施。改革最核心的方面在學位制度、質量保障體系,以及課程設置的改革。學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傳統(tǒng)的碩士——博士兩階段學位制度,增設學士學位,改行學分制。質量保障體系改革主要集中在職前教師教育認證機制的建立和認證程序的完善。課程設置的改革主要是課程模塊化改革和核心課程的設立,并著重考慮了學士與碩士課程的銜接、分配模式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考試制度、實習制度、師資培訓管理等問題,雖然不是博洛尼亞進程關注的重點,但有些問題是德國職前教師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有些問題是學位制度改革所帶來的。因此亦有分析的必要。 第五部分采用案例分析,通過圖林根州的艾爾福特大學和耶拿大學兩所學校的職前教師教育改革的比較,總結了不同學校職前教師教育存在的共性,如學分制度改革、課程改革,以及將實習課程融入大學學習等。這一部分也探討了改革的爭議,如是否需要進行學位制度改革,實習的修業(yè)年限爭議,以及國家考試取消與否的爭議。 第六部分對教師教育“去國家化”以及教育改革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問題進行思考和探討,針對教師教育“去國家化”問題,認為應協(xié)調好國家管控與市場對教師教育的影響。既強調利益導向的市場機制取向,也重視國家的管制角色作為配套策略的中央集權;針對教育改革全球化和本土化問題,應提倡“和而不同”的理念,有選擇、審慎地吸收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最后對我國的職前教師教育及其改革提出了相關建議,比如使職前教師教育開放化,進行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完善實習制度等。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659.516
本文編號:2620814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659.5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祝懷新,潘慧萍;德國教師教育專業(yè)化發(fā)展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項賢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與本土生長——從比較教育學的角度觀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3 徐理勤;;博洛尼亞進程中的德國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啟示[J];德國研究;2008年03期
4 王暉;;關于我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顧明遠;;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約翰內斯·威爾特;李子江;羅慧芳;;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戰(zhàn)——學術研究者視野中的德國博洛尼亞進程[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7 章躍一;;關于我國教師教育實習課程改革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8年11期
8 杜惠潔;;實踐指導教師:德國教師教育的橋梁性角色[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年Z2期
9 胡衛(wèi)平,胡耀崗;中國教師教育與師范院校課程改革[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王金紅;;案例研究法及其相關學術規(guī)范[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郭扶庚;[N];光明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賀紅巖;博洛尼亞進程下德國學位制度的改革[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208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208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