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化與現代教育技術
本文關鍵詞:博客文化與現代教育技術
【摘要】:互聯網在經歷了軍事階段、商業(yè)階段之后 ,已開始迎來了它的文化階段。本文通過討論博客的起源、特征和分類 ,分析博客文化與現代教育技術的聯系 ,介紹國外博客在教育技術中的應用情況 ,從而說明博客作為互聯網時代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 ,它將影響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系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系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系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系
【關鍵詞】: 網絡文化 博客 教育技術 學習 教學
【分類號】:G40-057
【正文快照】: 網絡在教育中的應用不僅僅是教育技術手段現代化的標志 ,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更好地認識新事物、形成新觀念、體驗和接觸現代技術和工具 ,由此我們的思維習慣、學習方式、教學模式等都會發(fā)生改變。但是 ,當互聯網正在變成信息海洋的時候 ,我們不得不面臨另一場新的挑戰(zhàn) ,那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麗敏;;教育博客:教師成長的推進劑[J];吉林教育;2011年Z3期
2 宋國珍;;靈氣+底氣=生氣——秦皇島市青云里小學網絡特色教學散記[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1年06期
3 張志明;;博客改變了我們的行為習慣[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4 常冬;;博客在基礎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11期
5 ;博客[J];天津教育;2011年07期
6 陸櫻;;教育博客:引導教師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博客·成長》讀后[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7 ;山東臨沭學校建班級博客成為師生交流新平臺[J];基礎教育;2007年11期
8 嘻嘻姐姐;;游戲時間到[J];世界兒童;2011年Z1期
9 ;博客[J];天津教育;2011年08期
10 鐘藝;;談博客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少聰;;校園博客,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平臺[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2 羅俊鋒;;整合遠程網絡教育資源 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3 張圣超;;博客應用于現代教育的探討[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鄭小軍;楊滿福;黃春燕;;四結合的青少年博客家園的建構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5 李志偉;;淺談學生成長記錄博客社區(qū)的構建與實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6 潘少聰;;校園博客,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有效平臺[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7 伍新春;;談“學”論“教”——從字理到學理[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秀鋒;;善于創(chuàng)造學習心理安全感[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9 吳思為;伍新春;;從建構主義到復雜科學[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趙瑋;;勿將留守兒童標簽化為“問題兒童”——河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調研報告[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山東淄博二中 燕洪偉 淄博電教館 李紹杰;打造自己的教育博客平臺[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2 汪蔚;教師博客 博樂眾生[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3 通訊員 劉斌;安陸教師利用博客引導孩子戒除網癮[N];孝感日報;2008年
4 記者 李俏紅;博客點擊超百萬 教育新論吸引人[N];金華日報;2010年
5 王濤;揚州:教師寫博客也能獲獎[N];江蘇教育報;2009年
6 記者 張曉晶 劉寶森 張麗娜;代表博客十萬跟帖:學生減負成焦點[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7 郭俊龍;博客的新領地 教育的新天地[N];西部時報;2004年
8 記者 曾淑花 通訊員 王永林;僑中教師共建網上家園[N];中山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譚長笙;以“博客群”承載網絡校本教研[N];中國教師報;2008年
10 謝天武;教師博客:浮華背后的隱憂[N];中國教育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靜芬;語文網絡教研探索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趙國宏;少數民族文化網絡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鄧濤;教師專業(yè)合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樺;科學教育共同體基于博客的協同學習[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危文斌;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內容體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戴華群;批判反思型教師教育敘事方法探索[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羅井健;高中教育中的blog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5 馬麗娜;基于博客的教師專業(yè)生活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謝超;博客支持下的校本課程資源建設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丁璐;博客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豐友;基于博客的網絡學檔學習及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9 王維;基于博客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仇云龍;博客支持下的教師自主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75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77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