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借鑒時代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論的意義
本文關鍵詞:試論借鑒時代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論的意義
【摘要】:在借鑒時代比較教育已經(jīng)具有了初步的研究方法論,這是比較教育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之一。比較成熟的研究方法論能夠促進比較教育學科的發(fā)展與進步;同時方法論的發(fā)展也對各國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闡述了借鑒時代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論的意義,以期從中對我們當前的比較教育學科建設有所啟示。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比較教育 借鑒時代 方法論 意義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比較教育思想發(fā)展研究”(批準號:EDA070268)成果
【分類號】:G40-059.3
【正文快照】: 法國著名的比較教育家馬克—安托尼·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1775~1848)于1817年發(fā)表了《比較教育的研究計劃和初步意見》一書,標志著比較教育學的誕生,自此到19世紀末這一時期,或稱之為比較教育學的奠基時期,[1]或稱之為比較教育的借鑒階段。[2]本文傾向于后一種觀點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容中逵;當前我國比較教育研究中的借鑒問題[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李現(xiàn)平;比較教育學與教育學[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3 谷賢林;關于比較教育若干問題的探討[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4 鐘啟泉,黃志成,趙中建;開拓比較教育科學研究的新視域——兼論比較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方法論特征[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王長純;文化自覺、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論綱)——比較教育和而不同發(fā)展的途徑[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項賢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比較教育學[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陳時見;論比較教育的學科體系及其建設[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付軼男;饒從滿;;比較教育學科本體論的前提性建構[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鄭富興;范增釷;;比較教育研究與教育理論的中國原創(chuàng)[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10 徐輝;王正青;;康德爾比較教育方法論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男星;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蔣紅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從漢字字體演進的外部因素比較來探索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D];清華大學;2004年
4 唐林濤;設計事理學理論、方法與實踐[D];清華大學;2004年
5 李朝暉;知識與控制:中國古代科學教育的社會學解讀[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6 周泉興;我軍院校初級指揮軍官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石長林;中國教師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唐曉娟;美國擇校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杜靜;英國教師在職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10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爾夫林藝術風格理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慶奎;數(shù)學學與教的建構主義視角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2 肖江;生態(tài)科學觀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構建[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3 徐雯;校本管理的國際比較研究——美國、澳大利亞和香港校本管理實踐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彭偉強;當代美國基礎教育外語課程發(fā)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宋U,
本文編號:7678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76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