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張力與教育中的價值診斷
本文關鍵詞:人性的張力與教育中的價值診斷
【摘要】:教育學對于"人性"問題的探討并不在于對人的自然傾向的分析,而在于對有關人作為社會性存在的人道品質(zhì)的考察。人性的張力要求教育者超越"善"、"惡"標簽來理解學習者個體內(nèi)心具體的價值秩序,教育的個體化的成就方式則意味著"人性化教育"也不僅僅是一種人道的教育方式,更應當成為一種教人如何把握其人性中的價值力量的價值教育。在這種價值教育中,教育者要將其價值邏輯成功地轉(zhuǎn)化為學習者的價值邏輯,就要對具體學習者的學習生態(tài)做出價值診斷。進一步而言,要使兒童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獲得一種正當?shù)慕逃?則需要整個成人世界在他們與孩子共處的世界里通過其切實的行動發(fā)揮其對孩子教養(yǎng)上的價值領導力。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關鍵詞】: 人性 人性化教育 價值教育 價值診斷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一、人性究竟是什么“一切科學對于人性總是或多或少地有些關系,……它們總是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回到人性”〔1〕,對以“培養(yǎng)人”為天職的教育者和作為“‘人學’體系中的皇冠之學”〔2〕的教育學而言,就更是如此。這是因為,作為對一切教育對象理解的起點,教育者有必要對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群;康德、黑格爾主體哲學的內(nèi)在困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楊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學新探——以“自然權利”為視角[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3 張啟樹,陳修梅;博爾諾夫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方政,楊正群,劉英;休謨因果聯(lián)系的人性論基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與“移情”[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余虹;生命藝術:健康的與病態(tài)的——尼采的生命藝術論[J];北方論叢;2004年02期
7 余凱;當代哲學背景中的大學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8 劉寶存;何謂大學——西方大學概念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9 馮建軍;生命發(fā)展的非連續(xù)性及其教育——兼論博爾諾夫的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王璞;;艾倫·布魯姆的大學教育思想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何慎怡;;源自《詩經(jīng)》的成語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A];第七屆《詩經(jīng)》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6年
2 萬力維;;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礙創(chuàng)造[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3 唐瀅;;素質(zhì)教育視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論高考內(nèi)容改革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素質(zhì)立意的演進[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關仲和;柴鴻斌;楊興林;;試論高等學校的以學生為本[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8 曾芬鈺;論我國城市化戰(zhàn)略的可持續(xù)性[D];廈門大學;2003年
9 周麗;論近代自然法的產(chǎn)生[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費安玲;著作權的權利體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伍文亮;人性及其善惡——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人性論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2 劉超良;類精神:當代教育的應然追求[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朝云;高中物理課堂四段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儲繼紅;永恒的潛在的結(jié)[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周紅陽;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閱讀[D];湘潭大學;2001年
6 朱利霞;我國中小學教學方法的反思與重建[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李云飛;“解釋學境遇”的本體論意蘊[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8 林松訪;中小學創(chuàng)新型教師及其成長若干問題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民強;重建中學生寫作動機系統(tǒng)[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何雪蓮;大學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禮芬,李學鋒;全球化與現(xiàn)代價值教育的全球性思考[J];理論月刊;2002年09期
2 楊辛;德育:價值教育還是價值觀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石中英;;價值教育的時代使命[J];中國民族教育;2009年01期
4 ;英國的價值教育管窺[J];思想理論教育;2009年16期
5 魏宏聚;金保華;;價值教育——一個命題的詮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10期
6 ;教育的七條箴言[J];廣西教育;2009年07期
7 陳晏輝,侯怨水;關于青少年價值教育的若干思考[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8 李昕亮;;實施人性化教育的必然性解讀[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魏宏聚;;論課堂教學中的價值教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年05期
10 邱琳;;還教育以價值本性——論教育之現(xiàn)代性的消解[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鄭金香;安蓉;張麗芳;張瑞;;青少年生活價值體系與其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萍;鐘明華;;公民教育——中國大陸學校德育改革的歷史性轉(zhuǎn)型[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彬;提高人性化教育素養(yǎng)[N];貴州日報;2004年
2 黃云剛;教育要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服務[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3 葉慧君 丁德興;取消 “三好學生”評比如何[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夏 堅;慎行“剛性管理”[N];中國教師報;2003年
5 羅崇敏 云南省教育廳;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 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蘇紅玫;德育不能有“盲區(qū)”[N];吉林日報;2004年
7 ;信息化受困通才教育[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郭瑩;“語言傷害”:孩子心底最深的痛[N];吉林日報;2005年
9 夏志瓊;理財教育要走進校園[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10 本報特約記者 平常 小麗;校服,能否多些人文關懷[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邱琳;英國學校價值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吳亞林;價值與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莊紹文;義務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姚林群;課堂中的價值觀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朝陽;論人性化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向華;克里夫·貝克價值教育理論述評[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楊帆;人性化教育的探尋[D];河南大學;2003年
4 劉寧雯;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價值結(jié)構(gòu)分析[D];復旦大學;2012年
5 祁麗華;試論《孟子》人文精神及其教育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郭佳;論懲罰在學校教育中的合理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孫曉慶;先秦道家人生觀對當代生命教育的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朱濤;教育凝聚力提升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9 潘光臣;當代青年學生社會主導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張曉燕;我國“新課程理念”的人本主義傾向評析[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57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75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