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17-08-14 18:27
本文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與實踐
更多相關文章: 初中信息技術 教學評價 過程性評價 發(fā)展性評價
【摘要】: 目前江蘇省初中信息技術教材已經(jīng)進行改編,在整體上更注重于學生在掌握信息時代生存與發(fā)展必需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基本態(tài)度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但教學中對教師與學生的教學評價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主要還是以總結性評價為主、過程性評價為輔,忽略了發(fā)展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的模式,造成學生在完成初中信息技術的學習后沒有真正提高其的能力。如何有效地開展信息技術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是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向。合理的課程評價方式和高效的課堂教學同樣重要。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可以激勵和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實踐中來,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評價方式,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yǎng),而且更能激勵學生自覺高效地應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體系應從過去只注重結果與總結性評價轉向既要關注評價結果,更要關注整個“教”與“學”過程,注重對學生信息意識和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修養(yǎng)、信息技術常識的全面評價,注重對學生的發(fā)展性評價、差異性評價;既要對學生學的評價,也要對教師教的評價。信息技術課程的指導思想、知識體系和實踐方法不同于計算機課程,發(fā)展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數(shù)字化學習能力和信息化社會的生存能力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根本目標。為此對現(xiàn)行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通過文獻研究法、調查法、訪談問卷法、觀察法、成果分析法進行了研究,對現(xiàn)行模式提出改進措施,并通過實驗法、成果分析法針對現(xiàn)在的初中信息技術(江蘇省教材)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對實踐中采用的多種評價方法進行了研究及總結,最后提出了檔案袋、開放性作業(yè)、小組評價等一些注重過程性與發(fā)展性的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的相對較健全、更實用的評價模式。通過此研究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激情比以前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的整體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而且在現(xiàn)在信息技術教學改革中許多教師都在探討進行探究活動性教學的狀態(tài)下,此種良好的評價方式更為重要。針對現(xiàn)在的初中信息技術(江蘇省教材)進行教學活動設計配套,通過實驗研究了相應較健全、更實用的評價模式。 論文包括六部分內容:一、建構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意義;二、對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分類與標準;三、對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分析及改革設想;四、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與實踐過程;五、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反思;六、研究總結和展望。從理論至實踐、數(shù)據(jù)分析,從現(xiàn)狀分析到探究改進,以第四、第五部分為重點。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教學評價 過程性評價 發(fā)展性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434
【目錄】:
- 目錄4-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4
- 第一章 建構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意義14-21
- 1.1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14-16
- 1.2 國內外關于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意見16-18
- 1.2.1 國內一些教育家及學者提出了對教學與教學評價的各種不同觀點16-17
- 1.2.2 國外的教育家與學者對教學與教學評價進行的研究17-18
- 1.3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現(xiàn)存模式18-20
- 1.4 建構新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意義20-21
- 第二章 對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分類與標準21-34
- 2.1 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21-26
- 2.1.1 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的基本概念21-22
- 2.1.2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22-26
- 2.2 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26-28
- 2.2.1 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基本概念26
- 2.2.2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26-28
- 2.3 成績評價與全面評價28-30
- 2.3.1 成績評價與全面評價的基本概念28
- 2.3.2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28-30
- 2.4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30-32
- 2.4.1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的基本概念30
- 2.4.2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30-32
- 2.5 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32-34
- 2.5.1 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的基本概念32
- 2.5.2 目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32-34
- 第三章 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分析及具體措施34-52
- 3.1 從教師一元評價轉向師生多元評價35-38
- 3.1.1 教師一元評價與師生多元評價的含義35
- 3.1.2 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的具體措施35-38
- 3.2 從單純終結性評價轉向發(fā)展性評價38-40
- 3.2.1 終結性評價與發(fā)展性評價的含義38
- 3.2.2 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的具體措施38-40
- 3.3 從單一評價到全面評價40-44
- 3.3.1 單一評價與全面評價的含義40
- 3.3.2 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的具體措施40-44
- 3.4 從單純定量評價轉向以定性評價結合量化評價的多種方式44-46
- 3.4.1 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的含義44
- 3.4.2 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的具體措施44-46
- 3.5 從完全絕對性評價轉向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結合模式46-48
- 3.5.1 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的含義46-47
- 3.5.2 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的具體措施47-48
- 3.6 從靜態(tài)評價轉向動態(tài)評價48-52
- 3.6.1 靜態(tài)評價與動態(tài)評價的含義48
- 3.6.2 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的具體措施48-52
- 第四章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與實踐過程52-82
- 4.1 建立新的教學評價模式的理論基礎52-57
- 4.1.1 建構主義53-54
- 4.1.2 需要層次理論54-55
- 4.1.3 群體動力學理論55
- 4.1.4 社會發(fā)展認知理論55-56
- 4.1.5 多元智能理論56-57
- 4.2 教學中嘗試的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的評價模式57-60
- 4.2.1 多種評價中培養(yǎng)的信息素養(yǎng)57-58
- 4.2.2 教學中嘗試的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的評價模式58-60
- 4.3 新的教學評價模式的網(wǎng)絡支持環(huán)境60-62
- 4.4 蘇版初一信息技術教學活動設計及對應評價方法62-64
- 4.5 新的教學評價模式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與結論64-82
- 4.5.1 實驗一:小組評價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的情況分析64-67
- 4.5.2 實驗二:學生檔案袋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的情況分析67-73
- 4.5.3 實驗三:學生操作過程評價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的情況分析73-75
- 4.5.4 實驗四:學生反饋表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的情況分析75-78
- 4.5.5 實驗五:開放性作業(yè)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的情況分析78-80
- 4.5.6 實驗六:教師激勵性評價在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的情況分析80-82
- 第五章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反思82-90
- 5.1 教育評價改革常見誤區(qū)82-86
- 5.1.1 評價表格過于空洞、復雜82
- 5.1.2 評價標準缺乏機動性82-83
- 5.1.3 評價目標過于量化83
- 5.1.4 誤認為激勵評價多多益善83-84
- 5.1.5 評價過程中單向化84-85
- 5.1.6 過分夸大學生評價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作用85
- 5.1.7 誤認為發(fā)展性學生評價不需要考85-86
- 5.2 發(fā)展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86-87
- 5.3 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整合的評價,進行教學反思和改進87-90
- 5.3.1 自我評價之后的反思88
- 5.3.2 根據(jù)學生的反饋表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表進行課后反思88
- 5.3.3 通過家長評價后進行反思88
- 5.3.4 小組評價的反思88-90
- 第六章 研究總結和展望90-91
- 6.1 研究總結90
- 6.2 展望90-91
- 注釋91-92
- 參考文獻92-95
- 附錄95-10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論文106-107
- 致謝10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榮杯;CSCL的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胡薇;生物學探究學習中的學生發(fā)展性評價模式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徐紅;我國當前課程評價的誤區(qū)及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04期
4 張玉芹;林兆斌;;更新教育觀念推進課程改革的六個轉變[J];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5 王玉蓮;劉春林;;數(shù)字時代的評價工具[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年05期
6 馬玉賓,熊梅;試談檔案評價中的學生檔案[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2年10期
7 王耀斌;張進良;;多元智能理論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啟示[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6年02期
8 黃長虹;以課程評價促進新教材內容的良性更新[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9 章慧敏;傅德榮;;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技術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01年09期
10 周玳珈;;過程性評價在信息技術課程中運用的理念與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05期
,本文編號:6740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6740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