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技術論文 >

北高師與杜威、孟祿的中國之行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12:23

  本文關鍵詞:北高師與杜威、孟祿的中國之行


  更多相關文章: 北高師 杜威 孟祿


【摘要】: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高師)與杜威、孟祿的中國之行結緣甚深。北高師積極參與兩位西方教育家的來華活動,成為杜威、孟祿在華活動的重要基地。同時,師生們積極譯介其思想,踐行其理念,有力地推動了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學化的進程,北高師成為中國新教育運動的一支生力軍,近代中外教育交流的學術重鎮(zhèn)。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北高師 杜威 孟祿
【基金】:“山西大學博士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0909011
【分類號】:G529
【正文快照】: 1920年前后,杜威、孟祿的中國之行,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學化的進程,堪稱中國新教育運動的重要里程碑。其意義之巨,正如時任北京高等師范學校(以下簡稱“北高師”)教育科教師汪懋祖所言:“自歐戰(zhàn)激蕩世界,國人思潮為之一新。其間杜威博士來華,予吾人以新教育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關威;五四時期婚姻觀的變革[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祝彥;;20世紀20年代的平民教育運動[A];中國現(xiàn)代社會民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俊超;;精神:教育的存在之基[J];教育文化論壇;2010年01期

2 劉長海;;杜威的實用主義道德觀及其德育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牛桂紅;李玉輝;;泰勒“學習經驗”的含義及課程意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4 李yN;;探究與生成:杜威知識學習觀解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1期

5 趙宗孝;焦煒;;杜威與布爾迪厄民主教育思想的比較[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1期

6 耿富云;;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年03期

7 李志強;;我國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30年[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0年01期

8 譚紅;;吳宓與胡適教育觀之比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周勇;;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的悲劇命運[J];讀書;2010年03期

10 李紅梅;;杜威職業(yè)教育觀的社會思想背景探析[J];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新科;;杜威教學思想的再認識(上)[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 劉新科;;杜威教學思想的再認識(下)[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季蘋;;杜威教育價值說[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4 張斌賢;;近十年杜威研究的新發(fā)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5 朱國仁;;論杜威教育哲學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6 陳煥章;;杜威理論評價中的非此即彼傾向質疑[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7 褚洪啟;;杜威的教育目的淺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8 李申申;;杜威交互作用思想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9 郭法琦;;杜威學校教育管理思想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10 姚家群;;赫爾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異同說[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柳新(北京大學);杜威與孔子:互鏡的哲學家[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2 顧雪林;與世界教育大師零距離交流[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光明的事業(yè) 光明的人[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徐吉志 山東省膠南市濱海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痕”[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楊傲多;新勞資關系有望給中國足球帶來生機[N];法制日報;2010年

6 鄔瓊 魏黎明;恒大的足球事業(yè)[N];經濟觀察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郭丹 王海洋;用民主管理取代簡單開罰單[N];本溪日報;2010年

8 束建德;世界第一枚冬奧會郵票[N];中國集郵報;2010年

9 金怡怡;他把家鄉(xiāng)美景帶入世博會[N];江陰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張瀅;北師大成立“教育家書院”[N];中國教育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賈媛媛;藝術與經驗[D];黑龍江大學;2009年

2 肖曉瑪;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張梅;杜威的經驗概念[D];復旦大學;2008年

4 李麗;追尋學習的生存論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孔祥田;經驗、民主與生活[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6 張永;西方教育學知識形態(tài)演進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如俊;論杜威的自然主義倫理學[D];復旦大學;2006年

8 陳郭華;價值判斷是不可證實的嗎?[D];復旦大學;2006年

9 余澤娜;經驗、行動與效果的彰顯[D];復旦大學;2005年

10 田光遠;科學與人的問題[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紅莉;杜威“經驗”課程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2 邰杰;基于經驗的杜威教育哲學基本命題之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張存建;杜威邏輯思想述評[D];西南大學;2009年

4 姜莉麗;約翰·杜威經驗論美學思想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海萍;杜威經驗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6 桑志堅;杜威教育哲學的人生視野及其啟示[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7 高經宇;美國實用主義技術觀探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何芳;論杜威的學生經驗觀及其現(xiàn)實意蘊[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淑華;杜威教育哲學述評[D];湘潭大學;2009年

10 劉建江;杜威以學生為中心德育主體觀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59424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59424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c0e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