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教育考試公平性標準及其啟示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
【基金】: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規(guī)劃項目“教育考試公平性及其評價標準研究”(07AaJY038)
【分類號】:G42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玉衡;美國標準化測驗的問題與質疑[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2 陳興德;科舉制: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J];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08期
3 蘇尚鋒;;考試的起點、過程和結果公平[J];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20期
4 方彤;;國外高考改革追求選擇性下的公平性[J];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24期
5 馮先杰;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及對我國高考改革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6 宋維紅;;中美學者對統(tǒng)一考試公平性認識之比較[J];教育評論;2007年04期
7 趙靜;;英美日三國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2期
8 齊森;美國教育考試與評價現(xiàn)狀[J];中國考試;2004年01期
9 陳陽;;國外高考模式比較研究[J];理論觀察;2006年02期
10 趙春娟;;戰(zhàn)后日本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的變革及其啟示[J];天中學刊;2005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云芳;戰(zhàn)后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機會平等進程分析[D];蘇州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筱艷;申永豐;;公平選才:轉型期高考政策變革的基本價值訴求[J];武陵學刊;2010年04期
2 唐瀅;美國標準化考試反思——兼議中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J];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12期
3 孫友祥;;教育考試公正的政策學思考[J];湖北招生考試;2008年08期
4 馮用軍;郭銳華;張寶昆;;科舉文化控制社會分層功能芻議[J];湖北招生考試;2008年08期
5 郭桂英;梁水芹;;我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應實現(xiàn)三個轉變[J];湖北招生考試;2009年36期
6 諶姿;;新形勢下高校招生宣傳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對策分析[J];湖北招生考試;2010年36期
7 徐萍;;高考制度倫理研究的文獻述評[J];湖北招生考試;2012年12期
8 謝偉健;;探析影響我國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原因[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9 吳振榮;;素質教育的瓶頸:高考制度的局限與改革[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06期
10 劉潔;;淺談日本大學入學考試對中國高考的啟示[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8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劉清華;高考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3 李樹培;珍視不可測量之物[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后雄;我國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樊本富;中國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6 王中男;考試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佩蓮;我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公平與效率問題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艷;美國SAT考試歷史變遷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石陳云;中職作文表現(xiàn)性評價初探[D];蘇州大學;2011年
4 章國棟;基于B/S結構招考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朱姝;美國SAT考試與中國統(tǒng)一高考的比較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6 李彬;論課程評價的生活取向[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羅斌利;論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自主招生[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8 張家瓊;新課程教學雙邊心理適應性與發(fā)展性檔案袋評價模式的構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彭麗;3~4年級語文基本技能測驗的編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趙德安;完善高考英語測試促進我國高中英語教學健康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牛曉玉,紀用明;中日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比較分析[J];安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2 金海瀾;改革中的日本大學招生制度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3 曾仲;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qū)招生制度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劉暉;從《羅賓斯報告》到《迪爾英報告》——英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路徑、戰(zhàn)略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葉賦桂,李罡;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改革:比較的觀點[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6 萬秀蘭;美國少數(shù)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的表現(xiàn)、原因及對策[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7 陳曉云;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較與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賴德勝;經濟轉型與教育失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9 張幼斌;;國外高等學?荚囇芯縖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彭玉琨,張捷,賈大光;教育平等理論內涵分析與促進教育平等進程策略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1998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卉;;第七屆全國教育考試科研討論會會議綜述[J];教育與考試;2008年04期
2 王曉峰;;考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xiàn)[J];甘肅高師學報;2009年03期
3 魏曼華;高慧;;“高考移民”問題研究之文獻梳理[J];湖北招生考試;2010年24期
4 戴家干;;遵循教育規(guī)律,推進教育考試評價科學發(fā)展[J];考試研究;2011年01期
5 楊丹;;論教育考試公正的平等性與差異性[J];湖北招生考試;2008年16期
6 鄭淮;略論我國的社會分層變化及其對教育公平的影響[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7 陳初越;中國呼喚教育公平[J];決策探索;2005年06期
8 李遠貴;;論高等教育公平——對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認識和思考[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唐瓊;;論教育公平與和諧社會[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秦平;;促進教育公平的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麗;;論因材施教與課堂教育公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2 丘利進;;淺論教育公平與民辦教育[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肖明華;冶進海;;民辦學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諧作用[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4 肖明華;冶進海;;民辦學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諧作用[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5 劉麗;;因材施教與課堂教育公平矛盾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張靜;陳卉;;從點滴做起,實現(xiàn)教育公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7 楊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種力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張丹霞;;克服馬太效應 實現(xiàn)教育公平[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張彤華;;教育公平與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10 權力;;農村的教育貧困與實現(xiàn)教育公平[A];《資本論》與貧困問題研究——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關注教育公平[N];大連日報;2005年
2 梁發(fā)芾;城鄉(xiāng)考生比例是衡量教育公平的尺度[N];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
3 董健;奧巴馬的“禮單”與人類的公平夢想[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本報記者 胡洪月;教育公平[N];河北農民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馬小麗;努力實現(xiàn)教育公平均衡和諧發(fā)展[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6 本報特約記者 周兆軍;期待教改新局促進教育公平均衡發(fā)展[N];中國改革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倪蔚薇;教育公平,看高位均衡[N];無錫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劉淼;縱深推進素質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N];青島日報;2009年
9 張文銓;推動教育先行促進教育公平[N];閩北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蔣廷玉 本報實習生 葛靈丹;教育公平,如何變薄弱點為著力點[N];新華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師東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學思考[D];吉林大學;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蔣云芳;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聯(lián)邦政府以促進公平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4 李淼;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后雄;我國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胡向東;民國時期中國考試制度的轉型與重構[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幼昕;學生資助制度的責任倫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潤洲;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公平問題的理論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2 任榮;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教育公平[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史湘琳;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的非經濟因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徐芳;我國高等教育成本補償制度中的教育公平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5 汪放;教育公平視野下我國特殊教育立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李慧蘭;陜西省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施盛威;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教育公平[D];蘇州大學;2007年
8 焦紅艷;和諧社會背景下的農村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9 葉紀林;試論教育公平[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偉;教育公平問題的倫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477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54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