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育實踐的地位——來自阿倫特“行動”思想的啟示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position of theory is generally higher or superior to practice. Arendt's concept of "action" enlightens us that "contemplation (theory)" is not higher than "action (practice)". Education is a concrete action and a complex practice. Educational action always exists before theory, and theory is a reflection on practice.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can help educators to clarify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o as to better help front-lin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研究”(編號:AIA06135,北京大學陳向明教授主持)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4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嬌;;教師批評權(quán)的倫理審視[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1期
2 馮建軍;;生命教育實踐的困境與選擇[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1期
3 吳亮奎;;制約和適應(yīng):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文化差異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年01期
4 琚婷婷;;案例教學法——教師實踐知識生成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年01期
5 陳明選;梁林梅;;新時期教育技術(shù)發(fā)展前沿問題研究與反思——由南國農(nóng)教授報告引發(fā)的思考[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賀斌;;教育技術(shù)文化場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2010年02期
7 郭兆峰;;課改背景下學校教育科研功能之導正[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1期
8 牛麗麗;楊玉強;劉超;;高校與中小學合作研究存在的問題——中小學教師研究者身份缺失現(xiàn)象分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2010年01期
9 茹紅忠;;教學案例的審視與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年01期
10 高峰;陳敦山;;西藏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優(yōu)勢思維的確立和養(yǎng)成教育的實踐[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尚寧;;試論“多元智能”觀念下的師德修養(yǎng)[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2 楊艷霞;;關(guān)于陶行知社會與個性教育思想研究的調(diào)查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3 陳虹;;科學化與人性化的完美結(jié)合——陳鶴琴學校教育管理思想述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4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5 許彩霞;;探索幼兒園環(huán)保教育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6 金圖雅;烏蘭圖雅;;2008年《蒙古族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幼兒教育實踐相結(jié)合的研究》整改計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7 易智慧;;培養(yǎng)幼兒責任感的嘗試[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8 楊望舒;;幼兒多元智能中的音樂領(lǐng)域[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9 孫月芳;;淺談啟動和諧的師幼互動應(yīng)注意的幾個問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10 趙曉曼;;關(guān)于幼兒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與環(huán)境安全感[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會寧縣平頭川鄉(xiāng)銀龍小學 楊景霞;也談對小學教育的認識[N];甘肅日報;2010年
2 市教育局副局長 李彥春;要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N];朝陽日報;2010年
3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張越 王平祥;探索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N];光明日報;2010年
4 [法]雅克·密斯塔/文 任勇祥/編譯;法國呼喚一場真正的大學改革[N];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美)喬治E·海因;學在博物館[N];中國文物報;2010年
6 李劍鳴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危機想象下的美國革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宋開文 實習記者 劉川;生態(tài)殯葬 心動者多 行動者少[N];四川日報;2010年
8 ;努力造就更多優(yōu)秀教師和教育家[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高翔;行走在嘗試路上的開拓者[N];中國教師報;2010年
10 王艷玲 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教師的職業(yè)品性正在轉(zhuǎn)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紅兵;課程文化建設(shè)及其影響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褚遠輝;比較教育的價值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王正青;當代學校和平教育目標設(shè)計與實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石了英;臺港及海外華人學者美學視野下的莊子闡釋[D];暨南大學;2010年
5 車瑞;20世紀《紅樓夢》文學批評史論[D];山東大學;2010年
6 劉春;跨學科視角的教育管理學探視[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袁文斌;當代中國榜樣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賀蘭;當代中國青少年禮儀教育的反思與建構(gòu)[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秀玉;教育實習:理論研究與對英國實踐的反思[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費金有;中學物理教師課程價值觀念的透視與反思[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朝陽;基于SNA的網(wǎng)絡(luò)核心及社團結(jié)構(gòu)挖掘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
2 張良;由版畫特性看當代版畫創(chuàng)作的困境[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0年
3 蔡承志;對版畫概念的再認識[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0年
4 夏東;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干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邱關(guān)軍;內(nèi)涵與價值:貴州占里共生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王曉慶;倡導與力行—近代歐美留學生女子教育觀及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孫改麗;毛澤東農(nóng)民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庾萍蘭;生本關(guān)懷與中職班級管理轉(zhuǎn)型研究[D];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2010年
9 劉媛;批判與重塑——當代高校感恩教育探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張勇;中學教師自主學習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769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47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