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技術論文 >

中國古代教育哲學中的理想人格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9-04-02 09:42
【摘要】:在中國古代教育哲學史上,教育哲學家孔子首次提出了圣人人格,作為最高層次的理想人格,初步確立了"內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范式。在先秦教育哲學家孟子和荀子的發(fā)展下,圣人人格不斷豐富,此范式得以確立。魏晉時期,玄學教育哲學家對圣人人格作了玄學化的闡釋,理想人格進一步發(fā)展。到了宋明時期,二程、朱熹、王陽明等教育哲學家賦予了圣人人格更為豐富的內涵,理想人格發(fā)展到了頂峰。古代的理想人格思想的核心在于個體內在人格完善和外在踐行相統(tǒng)一、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踐行相統(tǒng)一,對于加強高校德育,促進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塑造與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er Confucius first put forward the personality of the saint, as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the highest level, and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the ideal personality pattern of the "The King of the Interior".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Qin educational philosopher Mencius and the Chinese sage, the saint's personality is enriched, and the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e Wei-Jin period, the metaphysical education philosopher has made a metaphys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aint's personality, and the ideal personality is further developed. By the time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ers such as Ercheng, Zhu and Wang Yangming have given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saint's personality, and the ideal personality has developed to the peak. The core of the thought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ancient times lies in the unity of the perfection of the personality and the unity of the practice, the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the moral practice,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promoting the personality shaping and cultiv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單位】: 保定學院教育系;
【基金】: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教育哲學中的理想人格與當代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完善”(SZ090305)
【分類號】:G40-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尼·紹爾揚,黃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論和政策的一些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R·D·范斯科特 ,R·J·克拉夫特 ,J·D·哈斯 ,蔡振生;當代西方教育哲學流派[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3 郭旭;閻振海;楊傳哲;羅俊;;介紹帕克多種水平的教育思想[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0年11期

4 ;顧明遠:怎樣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給北師大教育系學生的講演)[J];中國教育學刊;1980年01期

5 黃濟;關于教育哲學研究的幾個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6 陳俠;師范院!督逃龑W》教材建設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1981年01期

7 本刊編輯部;;《許崇清教育論文集》編輯工作已經完成[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8 張家祥;西方資產階級教育哲學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1期

9 陳科美;;杜威教育哲學的重新探討[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10 特爾·霍華德·貝爾;李維;;移情和美育[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雷豪;;論心理咨詢的教育哲學底蘊[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2 劉驚鐸;;張載德育思想中素質教育理趣[A];“張載關學與實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張品端;;朱熹對孔孟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A];紀念朱子誕辰870周年會議文集[C];2000年

4 高永欣;;淺談英國外語教育特點及其借鑒意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徐小輝;;試論語文教師應重視理論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戴木才;;道德教育的整體性與道德教育哲學[A];首屆國際道德哲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高時良;;陶行知教育哲學的儒學淵源[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8 鄭旭東;;教育技術哲學研究論綱[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楊雪紅;;試論網絡教學中的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A];“網絡時代的遠程開放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定國;林若紅;;建立“以生為本"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A];“職業(yè)教育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研討會暨第十三次職業(yè)教育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金振蓉;楊振寧談百年科技發(fā)展與教育改革[N];光明日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李虎軍 王百戰(zhàn);西部色彩與國際色彩[N];科學時報;2000年

3 安青;彼得斯祥釋理性道德[N];中國教育報;2001年

4 朱小蔓(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一種個性化的教育 哲學表達方式[N];光明日報;2001年

5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人文學院院長 胡顯章;談大學和中學教育的銜接[N];光明日報;2001年

6 楊釙;早稻田大學以校友服務社會[N];科學時報;2001年

7 金忠明;換一種眼光看世界[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余自強;科學課程的科學探討[N];中國教育報;2002年

9 沈新;培養(yǎng)大學生“第三種能力”[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10 劉云杉;“The Educated Person”or“The Educated Male”?[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倫信;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云;經驗、民主和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4 李燕;親子關系的教育哲學分析[D];蘇州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冬梅;朱熹的“持敬”說讀解[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鳳香;《內經》養(yǎng)生心理學思想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陳玉玲;雅克·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學述評[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湘蘭;崇高·優(yōu)美·滑稽[D];湘潭大學;2002年

5 劉興紅;教育技術觀念的變遷和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云;素質教育:教育哲學的當代熱點[D];新疆大學;2002年

7 張東海;元代江西陸學教育哲學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杜文麗;民主與教育:杜威教育哲學初論[D];黑龍江大學;2003年

9 成媛;社會轉型期教師人格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呂會清;語文教學與學生“文化——人格”的生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24524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4524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0b6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