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現(xiàn)象的德育思考
[Abstract]:Idolatry is a special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 moral growth of teenagers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However, the educational influence brought by idolatry plays a unique role in moral education. Idolatry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ality and young age, plur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entertainment and secularization,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ization. Combing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of idolatry on moral education, excavating the moral value of idolatry and constructing a new model of idolatry.
【作者單位】: 南通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黨總支;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黨委;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社會秩序建構(gòu)中的榜樣偶像研究》,編號:07SJB880021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華;;當代大學生偶像崇拜狀況——《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大學生偶像崇拜狀況調(diào)查”報告[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6年09期
2 鮑謐清;艾振剛;袁東娟;;青少年學生偶像亞文化的心理意義研究[J];教書育人;2010年03期
3 岳曉東;論偶像—榜樣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0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教育[D];蘇州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南杰;;對高校學生激勵機制的思考[J];才智;2009年19期
2 鄭磊;;青少年榜樣教育的反思與重構(gòu)[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3 溫海玲;;新生代·新偶像·新平臺——青少年平民偶像崇拜的網(wǎng)絡(luò)行為研究[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4 覃雪源;陳鶴松;;論偶像文化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05期
5 湯宇烽;胡則輝;繆利英;;高校以學生為中心的就業(yè)激勵機制的形成及探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5期
6 劉荃;;媒介時代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特征研究[J];傳媒觀察;2010年09期
7 田波瓊;張曉英;;淺談偶像——榜樣教育——從“超女熱”說起[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8 趙靜;;榜樣教育的問題、原因及對策建議[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9 呂先波;許愛民;劉翔;;大學生明星偶像崇拜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與分析——與15位奧運、世界冠軍對話后的思考[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胡桂錟;;榜樣教育的反思與方法論重構(gòu)[J];中國建設(shè)教育;200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包蕾萍;;青少年偶像:結(jié)構(gòu)性力量視角下的建構(gòu)與博弈[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2 李凡卓;;當代青少年偶像崇拜與媒介素養(yǎng)教育[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7):媒介素養(yǎng)與公民素養(yǎng)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熊易寒;當代中國的身份認同與政治社會化:一項基于城市農(nóng)民工子女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尹金鳳;大眾媒介偶像塑造的倫理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袁文斌;當代中國榜樣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婷;榜樣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宜;大學生先進典型的榜樣示范作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太華;江西省贛南地區(qū)中學排球運動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3 龔超;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榜樣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4 張伊麗;青少年榜樣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歐陽海青;論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模范的作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呂先波;江西省南昌市大學生對體育明星偶像崇拜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與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7 王慶;當代在校青少年偶像崇拜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杜春梅;初中生偶像崇拜現(xiàn)象及其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孫琴琴;護生道德認知水平與職業(yè)態(tài)度的相關(guān)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褚慧;榜樣教育有效性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2005年總目錄[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楊繼昭;榜樣文化建設(shè)校正[J];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3 黃芹;洛文塔爾的消費偶像觀[J];國外社會科學;1998年01期
4 于偉,梁天健;現(xiàn)代人內(nèi)心追尋的一種隱喻表達與解讀──從長春市兩所高中的調(diào)查透視高中生崇拜現(xiàn)象的若干特點[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2年04期
5 范中杰;論青少年榜樣教育的時代特征[J];教育科學;2001年02期
6 薛曉陽;偶像教育:教育理論的新概念[J];教育評論;1997年01期
7 戴銳;榜樣教育的有效性與科學化[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8 周國文;榜樣與偶像的錯位——從偶像變遷看當代都市青年的價值觀[J];當代青年研究;2002年03期
9 劉建洲;“我消費,我存在”——影像生存及其問題[J];當代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10 符釃達;“理想自我”與“真實自我”的背離──“追星族”心態(tài)及其疏導[J];當代青年研究;1994年03期
,本文編號:2305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30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