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與合作:自然分材教學的二維
本文選題:自主 + 合作; 參考:《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9期
【摘要】:自主與合作是自然分材教學架構其課堂教學形態(tài)的兩個重要維度。通過自主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解放,而借助合作則使學生的主體間性得以形成。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和合作能力,則需要在組織準備、規(guī)則制訂、重心調整和活動創(chuàng)新這四個方面下功夫。
[Abstract]:Autonomy and cooperation are two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natural teaching structure.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is liberated by autonomy, and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is formed by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autonomy and coope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orts in four aspects: organizational preparation, rule making, adjustment of emphasis and innovation of activities.
【作者單位】: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20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亮;體驗式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天平;《學記》中教學制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文明;;項目與項目教學的標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2 朱軒;;杜威的教育思想與新課改理念的比較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01期
3 邰玉明;;教育對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態(tài)位初探[J];科技資訊;2010年04期
4 全金花;;我是這樣做教研員工作的[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03期
5 陳慕昭;;實施合作學習面臨的問題及建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2期
6 王作浩;;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3期
7 智層云;;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3期
8 陳佳;;試論多元智能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滬教版一年級課文《比尾巴》為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2期
9 范小明;;語文教師怎樣才能當好新課改的踐行者[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3期
10 陳興中;付強;蔡小蓉;;盤點新課堂——成都市郫縣新課程改革調研報告(二)[J];教育科學論壇;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義程;黃菡;;以合作治理超越民主治理——評張康之《行政倫理的觀念與視野》中的合作治理構想[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吳丹;金成珠;;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3 吳宏保;林賽君;;作為一種方略“開放—自主”培訓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廣泛的使用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4 徐杭偉;劉亦農(nóng);;作為一種模式“開放—自主”培訓具有普遍的實踐性和靈活的操作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5 徐杭偉;孫國方;;作為一種理念“開放—自主”培訓具有抽象的概括性和深刻的思辯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6 王林;;以感恩為例談我校構建德育創(chuàng)新模式的實踐與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7 呂桂娟;;“3+1”課堂模式改革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8 王萍;;運用蒙臺梭利教育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9 李莉;;重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10 鄧平;;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海淀區(qū)中關村四小校長 劉可欽;探尋師生共同成長的場域[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本報通訊員 李承錦 本報記者 肖樹臣;鄭州首個供暖分戶計量小區(qū)運行遇冷[N];工人日報;2010年
3 何仁美;江西九江市政協(xié)調研古村落保護[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記者 李楊;鄭州九中創(chuàng)新講評課新模式[N];鄭州日報;2010年
5 記者 吳華清 通訊員 許甫良;技改投資首過千億[N];湖北日報;2010年
6 如期;向標準化要效率[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0年
7 秦安縣教體局教研室 顧登洲;談互動式語文教學[N];甘肅日報;2010年
8 禮縣白關鄉(xiāng)太塘九年制學校 徐虎進;如何教好九年級化學課[N];甘肅日報;2010年
9 張家川縣梁山中學 李升林;如何轉變語文教育觀念[N];甘肅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劉霞 趙奕;汽車業(yè)并購上演“風云II”[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柴定紅;英美社會工作專業(yè)化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南開大學;2009年
2 朱偉;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中的知情同意:理論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張莉;論隱私權的法律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趙洋;“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科學技術與社會因素的互動[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06年
5 王玉秋;對我國中小學教師生存狀態(tài)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任劍鋒;非面對面CSCL交互行為促進策略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趙玉;道家與儒家的生態(tài)觀與審美觀[D];山東大學;2006年
8 呂良環(huán);論外語自主學習能力之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丹華;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的理性思考與模式選擇[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馬士斌;職業(yè)維度的生涯歷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冠文;新產(chǎn)品開發(fā)過程中的個人信息搜尋行為影響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林佑貞;飯店組織氛圍、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謝小鴿;護理工作環(huán)境量表的初步編制[D];浙江大學;2010年
4 劉柏林;合作學習在中專生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戴華;高職生和夜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和自主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洪美玲;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女生健美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7 李芳;合作學習理論在幼師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馬昆;籃球選項課運用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楊玉艷;小學教師開展合作學習的個案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丹;合作學習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15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01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