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焦慮感與孤獨感的相關研究
本文選題:孤獨感 + 焦慮。 參考:《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4期
【摘要】:目的探討和比較高三應屆生與復讀生的孤獨感與焦慮的現(xiàn)狀及相關性。方法對128名高考生(高三應屆生60名、復讀生68名)進行問卷調查。選擇具有較好信、效度的孤獨量表(UCLA)與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別作為評定高考生孤獨感和焦慮的工具。結果1高三應屆生和復讀生的孤獨感和焦慮情況均顯著高于各自常模;2在焦慮方面,應屆生的得分顯著高于復讀生(t=3.30,P0.01);3孤獨感與焦慮水平有顯著相關(r=0.46,P0.01);進一步回歸分析表明,焦慮對孤獨感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貢獻率為24.1%。結論高考生的孤獨感、焦慮情況不容樂觀;應屆生的焦慮水平顯著高于復讀生;孤獨感與焦慮有顯著性正相關;焦慮感對孤獨感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loneliness and anxiety between freshmen and retainer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28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tudents (60 new high school grads and 68 repeat students). The loneliness scale with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the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ere chosen as the tools for assess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tudents' loneliness and anxiety respectively. Results (1) the loneliness and anxiety of freshmen and repeat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ir respective norm 2 in anxiety, and the scores of freshm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re-reading students (3.30% P0.01P0.01P0.01),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anxiety level, and furthe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anxiety level. Anxiet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loneliness 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24.1%. Conclusion the loneliness and anxiety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tudents are not optimistic; the anxiety level of new graduate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peat students; loneliness and anxiet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nxie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loneliness.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
【基金】:西南民族地區(qū)民族認同心理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基金項目,批準號:西國重04026 西南大學博士基金課題,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學生認同心理研究,項目號:104060-20710908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黃潔華;人本主義對孤獨感的相關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1期
2 張磊;關于高考生考試焦慮程度及原因和表現(xiàn)的調查[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周瑞蘭,孫衍桂,蘇榮紅,楊鳳蓮;復讀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4年03期
4 張玉娟,楊福收,劉素芳,薛殿凱;中學生高考前心理狀態(tài)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04期
5 周宗奎,范翠英;小學兒童社交焦慮與孤獨感研究[J];心理科學;2001年04期
6 丁新華;王極盛;;高三學生高考焦慮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6年05期
7 聞吾森,王義強,趙國秋,孫建勝;社會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4期
8 王永新 ,王松波 ,楊育林;870名考生高考前焦慮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年11期
9 肖瓊 ,王淑蘭;中學生考試焦慮及其考試認知評價[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娥;李月;;農村兒童孤獨感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郝力;汪曉男;;淺論高校教師壓力來源及緩解壓力的對策和建議[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毛佳慧;;妊娠晚期治療性引產孕婦的身心觀察與護理[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4 胡海青,童昭崗,顏軍;科技人員身體鍛煉與防御方式、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5 韋耀陽,李曉;高中生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J];濱州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6 姜雪芹;張玉芝;;藥物聯(lián)合心理治療青年學生社交焦慮癥的觀察分析[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孟治剛;;論信息時代理工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馮永強;;社會支持與殘疾人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性研究[J];殘疾人研究;2011年03期
9 繆周芬;;小學兒童性別認同的調查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年02期
10 劉美丹;;大學生孤獨心理透視[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峻;李衛(wèi)彬;劉小秋;李雪;張慧;姜世聞;;433例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心理和社會支持需求的調查分析[A];中國防癆協(xié)會結核病控制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世宏;顧海根;任娟英;;影響預防醫(yī)學工作者心身問題的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傅素芬;劉健;唐光政;陳紅衛(wèi);張雪紅;;中學生考試焦慮的綜合心理干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施莉;;淺談新形勢下護士長的自身素質培養(yǎng)與護理管理[A];第二屆第二次中醫(yī)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海燕;綜合性醫(yī)院臨床醫(yī)生幸福感評價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簡福平;不同孤獨感農村留守兒童對親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陳暢;顧客滿意度視閾下高考命題質量的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連玉龍;腦力勞動者緊張效應評價體系建立及易感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王江洋;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預期性、發(fā)展性及差異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6 郭成;青少年學業(yè)自我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7 江琦;大中學生考試心理問題及考試績效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8 張雯;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建;結核患者社會行為因素和結核分枝桿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劉春雷;當代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微;大連市初中生考試焦慮的現(xiàn)狀分析及干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潔;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執(zhí)行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李小鳳;福州地區(qū)流動初中生孤獨感狀況與家庭環(huán)境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羅春燕;壯族、漢族青少年友誼質量、孤獨感與外化問題行為[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敏;高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和諧、社交焦慮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1年
6 張?zhí)K;中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倦怠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裴玉敏;“蟻族”生存壓力結構及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魯利麗;大學生迷信心理、歸因方式、應對方式及其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李娟;基層部隊官兵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葛曉宇;控制點、家庭支持、學校支持與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傳發(fā);高考生考試焦慮來源的調查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年01期
2 楊業(yè)兵,劉芳娥,馬駿,王焰磊,杜柳薪,朱超,陳海威,張濟,姚季,張兆瑞,劉博強;高三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5期
3 汪小琴;中學生考試焦慮心理成因分析及其輔導策略[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1年05期
4 王金鳳;學生考試焦慮總體狀況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1年05期
5 王少華;關于初中生考試焦慮情況的調查研究[J];教書育人;2001年19期
6 劉廣珠;高中生考試焦慮成因分析[J];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7 尹文剛,林文娟;心理應激與相關心理疾病的發(fā)生和治療[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17期
8 劉哲寧,姚樹橋;認知行為治療[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21期
9 李轉清,何相好,馬建東,鄭曉龍,張?zhí)m蘭,李軍麗;中考生297名考試前焦慮抑郁情緒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18期
10 魏心,劉恩德;高中生考試焦慮及相關因素的調查[J];中國校醫(yī);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理榮,張宏友;高考生心理健康研究[J];心理科學;1999年03期
2 汪明艾,蔣瑞芝;體育專業(yè)高考生的訓練與輔導[J];田徑;2000年04期
3 呂蓓蓓;李Z,
本文編號:19771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97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