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區(qū)域“板塊教育”的職能和價值再認識
本文選題:三個板塊 + 教育共同體。 參考:《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6期
【摘要】:正一個教育模式的理論構(gòu)想可以在實踐中加以驗證,也可以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教育區(qū)域板塊推進發(fā)展模式"(以下簡稱"板塊教育")正式實施以來,取得了初步成效,說明這一模式是切實可行富有生命力的。同時,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對其職能作用與價值意義也有了新的認識。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conception of an educational model can be verified in practice or developed in practice. "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regional plate development mode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late education"), initial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which shows that this model is feasible and full of vital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we also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its function and value significance.
【作者單位】: 浙江省仙居縣教育局;
【分類號】:G5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鏡庭;拉丁美洲的非正規(guī)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2 黃炳鈞;;南斯拉夫評選“最親愛的教師”[J];人民教育;1982年11期
3 楊明華;錢蓉芬;;語文教改的新天地——淺談我校語文選修課的開設[J];語文教學通訊;1991年04期
4 沈競?cè)A;;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一次試驗[J];數(shù)學教學;1992年02期
5 馮一下;;加強和改進經(jīng)濟史教學[J];歷史教學;1993年06期
6 ;講好一節(jié)課的學問[J];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04期
7 盧蘇;新教材引出新教法——介紹初中地理“板塊式章節(jié)教學法”[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1994年Z1期
8 許國;上海藝術教育工作的新進展[J];中國美術教育;1994年03期
9 陳鐘梁;市場經(jīng)濟與語文教學改革——記陳鐘梁與青年教師的一次談話[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4年Z2期
10 胡福臻;;我校是怎樣實施“三個板塊”的課程結(jié)構(gòu)的[J];上海教育;1994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恕信;王非;師水月;;天水地震區(qū)大地熱流研究[A];1992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2年
2 汪矛;楊世杰;;當今高等院校植物學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3 謝燕頡;;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教學基礎理論探討[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萬天豐;;華南大地構(gòu)造與內(nèi)生金屬礦床的找礦前景[A];第二屆全國成礦理論與找礦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徐偉亮;張興德;陳時忠;;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A];第八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鄒青芳;;快樂作業(yè)十法[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7 ;甘肅省物產(chǎn)集團改制三年成績斐然[A];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會員通訊總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8 李松林;賴曉玲;;青藏高原東北緣似三聯(lián)點構(gòu)造的初步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唐云蘭;;談《牛津高中英語》Task板塊的有效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10 彭錦;;序言[A];第九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東 朱在軍;報紙改版地方特色別改掉[N];新聞出版報;2000年
2 記者 郭鵬;北京現(xiàn)代汽車:金秋時節(jié)花開[N];中國機電日報;2002年
3 記者姚福泰;北京現(xiàn)代汽車有限公司成立[N];中國汽車報;2002年
4 張洪;西博會助推杭州邁入“錢塘江時代”[N];中國企業(yè)報;2002年
5 本報通訊員 章君;《佳片有約》與觀眾有約[N];光明日報;2002年
6 孫勇 李利 ;北京現(xiàn)代汽車有限公司開業(yè)[N];經(jīng)濟參考報;2002年
7 記者王建高 通訊員紀和春;為創(chuàng)業(yè)投資創(chuàng)造適宜環(huán)境[N];科技日報;2002年
8 李俊義 作者為中國聯(lián)通陜西分公司總經(jīng)理;做強三大板塊 加快信息化進程[N];人民郵電;2002年
9 張■虎;第一步先要吃飽飯[N];中國經(jīng)營報;2002年
10 記者王劉芳通訊員王虹;北京汽車工業(yè)全線“飄紅”[N];北京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靜;當代中東婦女發(fā)展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2 張榮偉;教育共同體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蘇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穎;廣東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及其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逄錦波;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文獻學的理論構(gòu)成[D];青島大學;2002年
3 陳小東;大學城規(guī)劃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永成;毛澤東社會主義發(fā)展動力理論探析[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5 譙宏;理性維度的重慶富興物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組織形象[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偉;我國風險投資機制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7 梁震宇;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供應鏈合作競爭仿真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4年
8 雷艷智;論期貨市場透支交易與強行平倉的若干法律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9 石堅松;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分析[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10 張俊海;歷史學科中科技文化教學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8502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85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