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品德教育:從培養(yǎng)道德奴才到培養(yǎng)道德主人

發(fā)布時間:2018-04-17 11:36

  本文選題:品德內(nèi)容 + 人格教育; 參考:《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5期


【摘要】:品德教育只可能使學生知其然、做其然,難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易使學生淪為道德奴才。道德理性教育重視"授人以漁",忽略"授人以魚",難以使認知與行為一致。品德屬于個性心理品質(zhì)范疇,二者關系是:品德=人格品質(zhì)+道德標準,F(xiàn)實中僅培養(yǎng)誠實、勇敢等品德內(nèi)容的品德教育實際上只是人格教育,真正的、培養(yǎng)道德主人的品德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標準教育。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can only make students know what it is and do it.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know what it is, and it is easy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moral slaves.It is difficult to mak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consistent in moral rational education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ing people to fish" and neglecting "teaching people to fish".Moral character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moral character = moral standard of personality quality.In reality, moral education which only trains honesty and bravery is in fact only personality education. The real 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 of cultivating moral master = moral standard education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國家重點招標課題“社會轉(zhuǎn)型時期青少年思想道德發(fā)展的新情況與對策研究”(項目批準號:AEA070001,主持人:朱小蔓) 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德育理論的基本范式研究”課題(項目批準號:09YJC880083,主持人:張正江)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雪;試論人格教育的意義、目標和原則[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2 王亞南;人格教育淺談[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3 羅康林;美國品德教育 重拾傳統(tǒng)[J];中小學管理;1998年05期

4 牛曉銀;淺談學生的“人格教育”[J];青海教育;2005年05期

5 楊福銀;淺談品德教育的三要素[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6 李秀云;國外人格教育及對我們的啟示[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7 胡珍;淺談美國人格教育的實施及啟示[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8 潘慧敏;淺談加強大學生的人格教育[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03期

9 李鳴;關于高職人格教育的探討[J];中國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3年31期

10 李潤洲;人格教育:基礎教育亟待重視的一個話題[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興達;李素芝;;孩子的早期品德教育始于家庭[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shù)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2 楊伏生;武平海;;寓品德教育于社會實踐活動之中[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3 攸根蘭;;淺談特殊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醫(yī)療與研究——中國盲人按摩學會第三屆第二次全國盲人按摩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4 趙宏;;醫(yī)學基礎上的道德理性[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學道德研討會交流材料[C];2002年

5 曹鳳華;;幼兒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探索[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6 沈玉蘭;;語文教學與人格教育——由一堂語文課引發(fā)的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7 王玉芳;;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8 游祥國;;人格教育與創(chuàng)新[A];第三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吳東升;;試論幼兒早期思想品德教育[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shù)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10 丁為祥;;叩問良知的“不能”——關于儒家道德理性的反思與檢討[A];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卷三)[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廣渠門中學 吳u!;“宏志班”的人格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3年

2 布拉;人格教育的精彩詮釋[N];中國文化報;2004年

3 衡陽技師學院 嚴桂芳;書法教學與人格教育的關系[N];衡陽日報;2009年

4 渠宏卿;廣州“跳橋秀”:圍觀者的道德理性值得肯定[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蔣理;人格教育如何獲得現(xiàn)實支撐[N];人民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文藝橙;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刻不容緩[N];光明日報;2010年

7 本報評論員 周飆;剽竊者的理直氣壯折射道德標準需重建[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8 記者 王朝君;潘貴玉委員:加強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N];健康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于洪全;人格教育的理想殿堂[N];大連日報;2009年

10 紫云自治縣板當中學 韋朝志 李叢艷;芻議麻山民族地區(qū)孩子品德教育方式[N];貴州民族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慶東;自由意志的追尋[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辛治洋;道德判斷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唐亞陽;中國書院德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杜曉萍;全納學校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革新;舍勒的人格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6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jīng)學詮釋及天的哲學[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7 張滿生;倫理語境下的恐怖主義[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于松梅;兒童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認知特征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偉言;當代中國德育價值取向轉(zhuǎn)型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劉友古;論伊拉斯謨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麗輝;論老子的反認知思想[D];黑龍江大學;2004年

2 黃世純;中學語文教學人格教育功能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惠志;試論中國古典詩歌教學中的人格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戴連成;關于語文人格教育認知層面的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郭偉;關于中學人格教育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唐名剛;中學語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袁詩軍;論中學校園文化中的品德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賈存忠;中小學生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4年

9 鄧紅義;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慧英;重視人格教育 塑造學生健全人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17634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7634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40b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